繼電器等器件在各種控制電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測試標準多且有差異性,如何完美實現自動化測試呢?ZDL6000大數據分析功能可以針對各種標準編寫大數據分析算法,直接分析測試波形,快速得出測試結果。
繼電器等器件在各種控制電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完成電路自動調節、安全保護、信號轉換、電路連接、可靠性運行等不可或缺的組件,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輪船、家電等領域。
針對繼電器的測試,國標、國軍標、行標、企標等都有一些標準,例如GJB 1461A、GB/T 21711.1,GB/T 21711.7、QC/T 695等。雖然標準名稱和適配領域不同,但是測試項目有很多是類似的,不同是試驗方法和限值要求的實施細節存在一些差異。
ZDL6000的大數據分析功能可以針對各種標準編寫大數據分析算法,直接對測試波形進行分析,快速得出測試結果。
試驗項目1:吸合電壓、釋放電壓、線圈電阻
試驗接線及步驟:
1、如圖1,準備電源1,其輸出電壓設置為繼電器線圈電壓、比如12V,支持步進進行編程,正極通過一個無抖動的開關K接到接觸器線圈A接線端,負極通過1個分流器電阻、比如1Ω的高精度電阻連接到接觸器線圈的負端B接線端,用通道1監控線圈AB之間電壓,通道2反接監控1Ω電阻兩點的電壓,通過電壓實現對電流的監控;
2、準備電源2,將接觸器的所有主、輔觸點公共端接入固定電壓如6V的電源,將常開觸點的負端連接一個電阻接入到電源的負端,同時將所有的常開觸點接入到示波記錄儀16通道卡對應通道正端上,16通道卡負端接電源的地,通過監控常開觸點位置的電壓監控其動作過程;
圖1 基本接線圖
3、電源2設置6V輸出,電源1關閉,開關K關閉,啟動記錄儀的記錄功能,電源1用步進升壓升到額定電壓,然后逐步降壓到0V,停止錄波,試驗結束;
4、試驗結束調用大數據分析功能對試驗過程中記錄的波形數據進行分析,試驗過程記錄儀監控所有觸點都閉合時的AB之間的電壓為吸合電壓,并判斷是否符合規格要求,所有觸點都斷開時的電壓為釋放電壓,確認判斷釋放電壓是否符合規格要求,給出對應電壓和判斷;同時通過對通道1和2之間的電壓和電流波形計算出線圈的電阻,判斷是否符合規格要求。
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并且可以將測試結果直接導出如圖3所示。
圖2 試驗結果
圖3 測試報告
試驗項目2:吸合時間、釋放時間,線圈啟動電流,線圈工作電流
試驗接線及步驟:
1、接線和圖1完全一樣;
2、電源2的設置6V輸出,電源1設置12V輸出;
3、啟動記錄儀錄波,閉合開關K和斷開開關K,監控觸點的閉合和斷開過程觸點兩端的電壓,停止錄波,試驗結束;
4、試驗結束調用大數據分析功能對試驗過程中記錄的波形數據進行分析,根據標準測試所有觸點的吸合時間和釋放時間,給出測量值并判斷是否通過,吸合時間為圖3中的c,釋放時間為圖3中的r+b;根據CH2測量值得出線圈最大的啟動電流,線圈正常的工作電流。
圖4 時間測試
試驗結果如圖5所示,并且可以將測試結果直接導出如圖6所示。
圖5 試驗結果
圖6 導出測試結果
試驗項目3:觸點轉換時間
試驗接線及步驟:
圖7 觸點轉換時間測試
1、接線如圖5所示,通道1測量線圈兩端電壓,通道2、4、6對電源電流進行監控;
2、打開源3工作電流為額定工作電壓的恒壓模式;打開電源1設置輸出電壓測試電壓,打開開關K,啟動記錄儀錄波,對開關K進行閉合和斷開操作,停止測試,關閉所有電源;
3、試驗結束調用大數據分析功能對試驗過程中記錄的波形數據進行分析,通過通道1確認觸點閉合和打開狀態,通道2、4、6測量的電壓波形換算成對應的電流波形,圖中設置測試電流5A,切換過程電流會從5A掉落到0A,然后恢復,對波形進行分析,測量從5A掉落到0A的時間t0,測量從0A開始恢復的時間t1;要求每個t0都有有對應的t1,并且要求t1必須大于0,否則判斷為異常,另外在線圈電壓的每個切換中只能出現一次t0和t1過程,反復吸合導致的波形異常需要給出錯誤提示。
圖8 觸點切換波形
試驗結果如圖9所示,并且可以將測試結果直接導出如圖9所示。
圖9 試驗結果
圖10 測試報告
試驗項目4:吸合時間一致性測試
繼電器多次吸合,對吸合時間進行測試分析、統計最大值、最小值,查看對應的波形,實驗電路與圖1一致,線圈電壓采用自動開關或者ZDL6000控制進行開關,ZDL記錄波形,并用離線分析對吸合時間進行一致性統計分析。
測試結果如圖11所示,點擊對應的結果列表可以直接跳到對應的位置,點擊數值對應的列表表頭可以對測試結果進行排序。
圖11 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