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本棲息在云南西雙版納的一群野生亞洲象一路北遷,在云南多地“溜達”“逛吃”的新聞,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5月30日,15頭野象已進入玉溪市紅塔區境內,距離昆明城區僅約100公里。城區人口密集,對人和象來說,都將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CCTV13《朝聞天下》報道中,監測象群指揮部現場
(現場屏幕中為紅外熱成像監測畫面)
為做好亞洲象肇事防范與應急工作,當地林草、森林警察等部門24小時對亞洲象行蹤進行跟蹤監測。
其中,搭載紅外熱成像技術的無人機頻頻出鏡,為云南消防總隊提供象群實時熱成像畫面,幫助其對象群實施勘察、跟蹤,以便及時掌握象群最新活動路徑,科學指導沿邊群眾及時撤離,避免人象沖突事件發生。
圖片
▲勘察現場,紅外監測畫面
1、野象群進入茂密林區,紅外熱成像無人機持續跟蹤觀察
目前,野象群已進入植被茂密的林區,跟蹤觀察難度加大。同時,野象群喜夜間外出覓食,所處環境為野外,無自然光,夜間人工監測十分困難。
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先天優勢,可在夜晚清晰成像,同時野象體溫與樹林環境溫度存在較大差異,觀測效果清晰直觀。結合人工監測的方式,實現了24小時跟蹤監測野象群的行蹤,及時對象群行動路徑進行勘察、預警。
▲29日白天,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觀察叢林內的野象群
21日夜間,一頭單獨行動的野生亞洲象頻繁靠近云南省普洱市的主城區,一旦它進入主城區,勢必會給市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不小影響。為此,相關部門緊急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實時觀測獨行的大象行動軌跡。
▲21日夜間,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監測獨行的野象進入森林
在象群的活動軌跡中,發生了很多可愛小插曲。
如24日,一頭小象“喝醉”,獨自在田埂上“游玩”引發網友熱議。這頭小象在夜間覓食過程中,吃了大約200斤酒糟后,竟“醉倒”在大維堵小寨組,因喝醉睡過頭而脫離了象群。通過紅外熱成像監測到,“醉倒”小象已于25日回歸象群。
▲利用紅外熱成像監測到“醉倒”小象回歸象群
2、野象群即將被“勸返”,紅外熱成像技術將持續助力
據新聞報道,40余天北遷中,野象群在元江縣、石屏縣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壞農作物達842畝,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近680萬元。為減小損失,回歸棲息地是處置象群失控的最好辦法。
5月29日,云南省林草局發布消息稱,下一步,將對北上的象群進行“勸返”,將采取多種措施防止象群北遷,逐步返回普洱或西雙版納原棲息地。
當然,在“勸返”的過程中,紅外熱成像技術也將繼續監測野象群行動軌跡,與相關部門一同持續監測、防控,助力其做好安全防控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亞洲象種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