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環境質量下降,工地揚塵貢獻率高。據悉,截至3月27日,深圳市PM2.5累計平均濃度為34.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上升1.2微克/立方米,要完成市委市政府既定的26微克/立方米(同比2017年下降2微克/立方米)的年度目標形勢嚴峻。
深圳市為做好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市住建局、市人居環境委和市交通運輸委于4月10日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全市建設工地安裝揚塵在線監測系統,4月30日未完成安裝的工地一律停工整改。
通知要求,工程施工時間在15天以上的易產生揚塵污染的工地必須按照以下要求安裝揚塵在線監測設備:房屋建筑(含拆除)工程:除室內二次裝修、機電安裝、信息化工程以外的易產生揚塵污染的工地必須按照標準規范安裝揚塵在線監測設備;市政、交通工程:除機電、燃氣、綠化、路面、消防、交通設施安裝、隧道裝飾、裝配式和鋼結構橋梁、管線遷改工程以外的易產生揚塵污染的工地必須按照標準規范安裝揚塵在線監測設備;水務工程:除給水管網、地下給排水管道、隧洞、搶險救災工程外易產生揚塵污染的工地必須按照標準規范安裝揚塵在線監測設備。
通知要求,揚塵在線監測數據現場存儲時間不少于180天,視頻監控數據現場存儲時間不少于30天。工程各方主體及設備運維單位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和技術規范中有關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的規定和要求,落實主體責任,按要求落實安裝應用工作。在4月30日前,全市在建工地完成揚塵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設施安裝和調試工作,并將數據傳輸到全市工地揚塵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信息管理平臺。4月30日前未完成安裝的工地一律停工整改。
據介紹,深圳市今年大氣質量下降的原因,除氣象條件不利、區域傳輸影響外,主要是本地污染排放居高不下。1月~2月,深圳市電力等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增加。與此同時,工程項目大量開工,揚塵排放明顯增加。
工地揚塵已成為制約深圳市大氣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據統計,目前深圳市在建工地超過2500個,其中規模以上揚塵工地1028個;受揚塵嚴重污染的道路超過100公里;工地裸露土地約18平方公里。
督查過程中,深圳市將全面摸清在建工地情況,開展全市、每區、每個街道掛圖作戰,建立市、區、街道、監管責任人制度,將工地揚塵防治責任壓實到責任人。同時,市人居環境委、住建局、交通運輸委、水務局將組成10個督查組,10個區組成10個執法組,每月共同對全市工地進行大督查,公開通報曝光污染工地名單。
另外,深圳還將對全市工地、道路、裸露地塊揚塵持續開展檢查,并對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揚塵污染嚴重的工地給予頂格處罰,實施最嚴監管整治工地揚塵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