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色域顯示屏在色域范圍上有大幅提升,顏色表現更加豐富,層次感也更好,是目前顯示屏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相應的高色域顯示技術也發展迅猛,諸如OLED、量子點LED顯示技術等。高色域顯示屏的基色色飽和度和彩色光色純度都很高,這也對顏色測量技術和設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將結合近年典型的高色域顯示技術,以實驗案例和數據分析各類評測手段,并提出最新的高精度光譜測量方案。
顯示屏的顏色表現能力與其色域相關,直接影響到人們對顯示屏的觀感。為了得到色彩豐富、顏色鮮艷的畫面,高色域顯示產品一直是顯示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如圖1所示。近年來,OLED和量子點LED顯示(QLED)在色域方面均做到了100%NTSC以上,色彩表現能力極佳,畫面質感也有了大幅提升。同時,高色域顯示產品的突出顏色表現也對相應的測量技術以及測量設備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色域顯示屏的特點及評價參數
通俗來講,色域可以理解為顯示屏能顯示的色彩的范圍。色域越廣,顯示屏能呈現的顏色越多,畫面層次感也更強,對顏色的還原能力也就越強,一般用色域覆蓋率Gp評價,也就是均勻色度空間中,三基色坐標所圍成的三角形的面積,常見的顯示屏色域如圖2所示。色域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ur’,vr’)、(ug’,vg’)、(ub’,vb’)分別是顯示屏在全紅場、全綠場、全藍場下測得的色品坐標,S為顯示屏的色域面積。

一般,以NTSC所規定的三角區域作為100%參比,色域覆蓋率大于92%則被稱為高色域顯示屏。對于高色域顯示屏來說,其基色光色坐標更加靠近光譜軌跡,色飽和度更高。圖3是典型的OLED以及QLED基色光的光譜,其光譜能量主要分布在紅、綠、藍波段且光譜較窄。不同于白光,基色光的亮度和顏色對于測量方法和設備均有很高的要求。

顯示屏的顏色測量方法和設備
根據CIE標準,人眼對光以及顏色的視覺響應曲線如下圖所示,為CIE三刺激值曲線,其中與人眼明視覺光譜光視效率曲線V(λ)一致,既表示了顏色又表示了亮度。顯示屏的亮度和顏色測量都是基于人眼的視覺特性進行的,根據三刺激值的獲取方法可將測量方法分為積分法和分光光譜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