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經過去,在這一年儀器儀表行業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法規,其中部分儀器法規的實施時間是2018年。總結這些即將實施的儀器法規不難發現,涉及環境監測、醫療器械等政策法規。看看2018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儀器儀表行業政策?
全國開征環境保護稅 將全部作為地方收入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依照該法規定征收環境保護稅,不再征收排污費。與現行排污費制度的征收對象相銜接,環境保護稅的征稅對象是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等4類應稅污染物。同時,國務院決定,環境保護稅全部作為地方收入。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將與環境保護稅法同步施行。
點評
走過6年立法之路、歷經兩次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實行環境保護費改稅有利于提高納稅人環保意識,強化企業治污減排的責任,有利于構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綠色稅制體系。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掀起水治理新浪潮
作為我國水環境的根本法律,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新水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與原法相比,新水法作出了55處重大修改,涉及河長制、農業農村水污染防治、飲用水保護、環保監測等內容。此外,法律規定,國家對重點水污染物排放實施總量控制制度。
點評
此次修訂是基于我國當前水污染防治及保護開發的思路進行的全新修改,反映出我國水污染治理頂層設計的最新成果,為解決比較突出的水污染問題和水生態惡化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武器。
新版《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為產業發展增添新動力
醫療器械分類管理是國際通行的管理模式,科學合理的醫療器械分類是醫療器械注冊、生產、經營、使用全過程監管的重要基礎。9月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新修訂的《醫療器械分類目錄》。自2018年8月1日起實施。新《分類目錄》的框架和內容均有較大調整,對醫療器械注冊、生產、經營、使用等各環節都將產生影響。
點評
歷經30多年的創新探索,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并且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未來,聚技術、金融、人才等創新要素,醫療器械產業將繼續以技術為突破口,引領推動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為健康強國戰略推進增添新動力。
新《標準化法》實施,引領產業邁入科學化、規范化
新《標準化法》將于2018年1月1日施行。新的標準化法將擴大標準范圍、建立標準化協調機制、鼓勵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建立標準化獎勵制度 、加強強制性標準的統一管理、建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促進標準化軍民融合、增設標準實施后評估制度、建立標準化試點示范制度、強化標準化工作監督管理制度、加大違法行為處罰力度等。
點評
標準化關乎到產業、產品質量的提升,如今涉及到任何一個行業、一類產品,都應該標準化。《標準化法》是標準化工作的基本法,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百姓生活方方面面。新法規定國家鼓勵學會、協會等相關市場主體積極獻策,制定有競爭力的市場需要標準,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國家標準委聯合工信部等部門發布的多項行標及國標,以及業內一些優質企業牽頭制定的行標也將于2018年依次實施。新的一年,儀器儀表產業在國家層面的大力加持和市場龐大需求的多重推動下,將續寫怎樣的華麗篇章,不妨拭目以待!
隨著國家標準委攜手工信部等部門實施多項國標,以及部分領頭企業參與制定的行標也將在2018年陸續實施。相信新的一年,政策法規推動下儀器儀表產業將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