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 記者 宋彬彬 徐佳雨 共享聯盟·桐鄉 徐振華 沈歆妍
開欄的話:作為外貿大市,嘉興持續打好“穩拓調優”組合拳,緊緊圍繞“穩歐美市場,拓新興市場,調產品結構、模式和業態,優服務優政策”采取措施。即日起,浙報集團嘉興分社(紅船分社、長三角分社)推出融媒體欄目《拼了我的“嘉”》,在一個個企業全力拼經濟的鮮活故事中,看國內外市場新通路如何被打開。
“一季度,我們國外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了65%,三分之一來自于東南亞市場。”4月22日,記者來到位于桐鄉經開區的浙江美儀智能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光興指著展廳里的智能儀器儀表說,這些表已經熱銷到全球139個國家和地區,這直接帶動公司海外銷售額連續多年保持50%的速度增長。
一只桐鄉造的智能儀表,如何撬開國際市場的?帶著疑問,記者走進美儀智能公司的實驗室、車間、展廳,找到了些許答案。
專注,是成功的關鍵。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自動化領域年度創新成長企業、浙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浙江美儀智能傳感技術有限公司在儀器儀表行業領域內深耕19年,展廳里一塊塊亮眼的榮譽牌,彰顯了企業的核心研發能力。
目前,美儀已建成行業先進的電磁流量計標定系統,擁有1500平方米實驗室,并引入兩條業內領先的SMT貼片線,預計可年產30萬套傳感設備,10萬套水質分析儀器、5萬套流量檢測設備、5萬套物位檢測設備。
“我們每年要投入營收的10%用于企業研發,今年已經研發出20款新產品。”范光興對展廳內的智能儀器儀表如數家珍,其中幾款智能水質控制器,由于能夠測算水的濁度、pH值等數值,受到國內污水處理廠的青睞,至少在全國五分之二的污水處理廠得到應用。
“讓傳統儀表變聰明,靠的是我們自主研發的這個物聯模塊,也叫‘上云神器’。”范光興拿出儀表里的白色瓶裝物體,他說,這個模塊能夠根據用戶提供的通訊協議,配置進入儀表云平臺,然后掃一掃APP就能隨時隨地進行遠程監控,而且實現360°任意角度調節,適應-25℃至70℃的嚴苛外部環境。
聰明的儀表不愁賣。與其他工業企業不同,浙江美儀智能傳感技術有限公司注重營銷策略創新,把工業品放在互聯網上賣,快速打開了市場。“目前我們的線上銷售量占比超過60%,服務網絡遍布全球。”范光興說,公司累計服務超過75萬的工業企業客戶,這其中就包括中科院、中國石化、中國中車以及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