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21日,一場備受矚目的行業盛會——2024華南測試測量展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隆重舉行。依托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由廣東省儀器儀表學會等單位主辦的2024華南測試測量展在9號館重磅亮相,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測試測量全產業鏈行業精英。
迅芯微電子(蘇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迅芯微”)是一家專注于高端信號鏈模擬芯片的企業,致力于寬帶低延時數據轉換芯片、高速高精度數據轉換芯片的國產化,并提供芯片定制方案和全方位的系統服務,解決國內高端ADC/DAC芯片產品卡脖子的現狀。在2024華南測試測量展上,迅芯微攜帶芯片產品和解決方案精彩亮相展會。
6月19日,迅芯微董事長兼總經理武錦博士作為重要演講嘉賓,在“2024華南測試測量產業大會”上帶來《高端 ADC 芯片助力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升級》的主題演講。武錦博士的演講聚焦測試儀器關鍵問題,為行業提供測試儀器全系列的ADC芯片解決方案。
迅芯微電子(蘇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武錦女士發表主題演講
會后,武錦博士應邀來到儀商直播間接受專訪,介紹迅芯微這次展會帶來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迅芯微電子董事長兼總經理武錦女士在儀商直播間接受采訪
以下是采訪實錄:
儀商網:大家好,這里是2024華南測試測量展的展會現場。非常榮幸邀請到了武總來到儀商直播間。
武總:大家好!我是來自迅芯微的武錦。今天很高興能夠參加2024華南測試測量產業大會暨展覽會。今天來到直播間,希望能夠讓更多的觀眾朋友們了解國產芯片發展的情況和現狀。
儀商網:迅芯微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請武總介紹一下迅芯微的發展歷程。
武總:迅芯微電子(蘇州)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高端信號鏈模擬芯片的高科技企業,成立于2013年。迅芯微長期專注于高端數據轉換芯片設計研究,目前已成功建立了超高速、寬頻帶數據轉換器設計開發平臺,獲得近40多項知識產權專利證書,成為國內首家可以提供采樣率大于 GSa/s ADC/DAC 的企業。
迅芯微是一家純粹的IC設計公司,主要以正向設計為主,面向的行業主要是工業儀器儀表、醫療以及通訊等等領域。目前我們公司總部在蘇州,北京、武漢有研發中心,深圳、成都有辦事處。
儀商網:迅芯微目前有哪些芯片產品?主要服務哪些行業客戶?
武總:目前公司已經形成了四大系列60多款芯片產品,包括高速寬頻帶的數據轉換芯片ADC/DAC、高速高精度的數據轉換芯片ADC/DAC、超高精度的ADC/DAC產品線以及信號鏈產品線,先后服務了包含光通信、無線通信、寬帶通信、儀器儀表、醫療設備等近100家的行業客戶。下一代產品還有汽車領域里一些模擬的關鍵芯片。
儀商網:迅芯微能為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客戶提供怎樣的專業解決方案?
武總:我們通過不斷技術升級,提升模擬芯片的整體技術水平,提升芯片的各項指標,為下游客戶提供芯片支撐,包括芯片整個套片的解決方案、芯片的SIP、封裝等解決方案,還有包括芯片的前后端適配的這樣一些采集板卡的解決方案。
儀商網:近年來,國產電子測量儀器廠商紛紛發力中高端測試測量儀器,但目前與國外優勢企業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您認為中高端測量儀器的核心難點在哪?掣肘我國中高端測量儀器發展的原因有哪些?解決的路徑在哪里?
武總:其實儀器儀表行業往下去走,核心難點在于,一方面在硬件上,我認為還是在芯片上。比如說示波器,現在是德科技、泰克、力科等能夠做到110G帶寬的,200多G,甚至300多G采樣率的高速示波器,其實這樣高采樣率就取決于示波器內部的這個數據轉換芯片ADC,高帶寬的話就取決于前端的信號調理的,包括寬帶運放、衰減器等等。所以說,在硬件上,應該說想進一步提升的話,關鍵是電子測試測量儀器對應的芯片,要不斷的往上提升。在軟件上,我們一起再往高端上走,軟件如何跟現在的AI結合去做,把儀器做得更智能,能夠做出應用性更強、更綜合的測試界面。我想這方面也是需要進一步提升的。
儀商網:受到貿易摩擦的影響,自主可控需求強烈,中高端電子測量儀器國產化替代機遇來臨,但高端芯片出現一定程度的卡脖子現象,目前ADC芯片的國產自給率較低,迅芯微如何助力電子測量儀器行業?
武總:高端芯片研發其實有三個門檻是必須要邁過去的。第一個門檻,其實就是技術門檻,的確來說,高端芯片,尤其是剛才講的ADC,是屬于數模轉換芯片,在整個設計中,既要對模擬技術有一定的了解,同時還有數字方面的一些技術,還有一些高速接口上面的一些設計技術,還需要一些協議上面的一些技術,其實這些就要求我們的技術綜合能力要非常強,才能做到這樣一個高端芯片的實現。那我們也知道像電子測量儀器高端芯片,現在基本上是被國外的巨頭ADI、TI這兩家公司壟斷了,他們實際上都有幾十年,甚至于七八十年的發展。而國內整個芯片起步也比較晚,國內芯片技術人員短缺,像高端芯片設計人員其實也有巨大的人才缺口,我們這些人才的培養也需要時間,所以我們技術和人才這兩方面的短板,說實在話是一時半會是趕不上的。但是,這幾年大環境的影響下,還有我們國家對這個芯片產業的大支撐,以及我們國產儀器儀表對這種高端芯片的這種需求,在這種背景下,我們面臨非常大的發展機遇,現在資本市場也非常熱衷于投資芯片產業。所以,我覺得高端芯片的技術門檻,隨著我們不斷提升,技術一步一步往上提,我們還是有信心能夠在技術上去跟ADI、TI這種巨頭去做技術上的一個PK。
第二個邁過去的坎就是,因為高端芯片需要的工藝制成都比較先進,它不像我們可能很多的芯都是用成熟的芯片,流片的成本,包括就是NPU工程PU的成本都不算太高,這類芯片的工藝節點,基本上就是在28納米或者40納米這樣的一個階段,其實它整個的制造過程、封裝過程、基板等等,這些每個過程里邊,其實對資金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能夠實現這樣芯片一定帶有雄厚的這樣一個技術支持。那么一方面,可能說有國家的這種項目的支撐,另一方面可能還要從資本市場去融資,去拿到足夠的這樣一個資金支持,去保證能夠持續不斷的去迭代芯片,所以這個坎也是一定要邁過去的。
第三個坎,其實這個相對來說,原來是非常非常難,但是現在看來,對我們來說又是非常好的發展機遇,就是市場的門檻。因為以前,我們很多國產儀器儀表廠商,對這種高端芯片,他是可以通過Edit,也可以直接購買,并不愿意購買國產芯片。即使你國產芯片做出來,國產芯片性能可能比不上國外芯片,國產芯片的價格可能比國外芯片還要貴,所以國產儀器儀表廠商其實是不愿意替換的。但是,正恰恰是2018年中美貿易之后,包括這幾年,就是政治地緣的影響,而且全民現在對芯片國產替代的呼聲也越來越大,所以,我覺得市場這個門檻在前幾年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高的,但現在看來,隨著大家對國產芯片的認可,實際上我認為這個市場門檻也在逐漸的往下降。但是,即使是這樣,現在芯片導入到國產廠商,其實整個導入的周期也還是非常長,我們需要跟國產廠商不斷的去迭代,打磨我們的芯片,不斷的把我們芯片在系統中應用好,真正的能夠給它適配好,然后能夠達到它原來可能用進口芯片能達到這個水平,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我覺得就是只有這三個門檻全部邁過去,在整個行業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國產高端芯片未來一定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
儀商網:迅芯微這幾年發展的非常快,在什么機緣之下,您選擇這個賽道創業?請談談您的創業感觸。
武總:因為剛才其實也提到了,我們之所以做高端芯片,也是因為我們公司有一個基因。我們整個的項目團隊,包括我們技術團隊,我們原來都是中國科學院的。我從2003年到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待了15年。我們從2006年開始做數據轉換芯片這個方向,其實這么多年,也獲得了國家非常多項目的支持,這個團隊也是在項目的支持下,我們其實也每年有很多的學生,有碩士生博士生的培養,在這樣人才不斷迭代下,我們獲得了一定的技術,應該說技術的突破上,在中國科學院還是做的非常好的。但是,當我們技術不斷的突破的時候,我們再去審視現在的市場的時候,我們發現其實市場上,能夠提供國產廠商這種高端芯片的非常非常少,企業也少,能夠提供的產品的種類也少,那么我們就在反思,我們覺得只靠技術,只靠這種項目驅動的,他只能解決技術問題,只有通過產業化的公司,只有做這種商業化的運作,我們才能把我們的技術真正的跟市場結合,做出真正能用好用,而且性價比高的這樣一個國產芯片,所以,我帶著我們整個團隊創業。我們創業的一個初心,就是想為國產廠商提供高端芯片,貢獻我們自己的一些力量,所以我們2013年從中國科學院微電所出來,成立了迅芯微電子(蘇州)股份有限公司,帶領著大家,一直在進行這個技術的攻關,去實現我們芯片跟下游的這樣一個匹配,不斷的去更新迭代我們的芯片,去推動整個下游的發展。
應該說,創業過程困難還是挺多的,但是有眾多國內廠商的支持,下游的客戶的支持,包括我們供應鏈整個的這樣一個協調,那我們這幾年應該說發展的還不錯,這也得益于整個大家一起的努力,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