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090項國家標準、4項國家標準修改單和51項國家標準外文版,在國標委攜手質檢總局聯合下正式發布。其中,這一大批國標中,涉及電子電工、環境設備、衛星導航等多項儀器儀表領域檢測標準。
據悉,本次發布的國家標準數量大、涉及面廣,其中環境衛生、物流運輸、公共安全、電子商務、衛星導航等許多重點領域的國家標準。具體涵蓋電子電工、環境設備、農業機械設備、無損檢測、醫療器械、激光設備等細分行業。此外,多項涉及離子色譜法、X射線數字成像檢測法、激光檢測法。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共安全方面,新修訂發布的《呼出氣體酒精含量檢測儀》國家標準,改用在生理狀況下人體內可能存在的“丙酮”、“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作為干擾測試標準物,更加適合實際情況,實現了與國際標準接軌,對于打擊酒駕,規范執法具有重要意義。
從宏觀層面分析,國家愈來愈重視標準化工作推進。伴隨市場及各檢測領域的需求變化和嚴格要求,國家唯有制定檢定標準,才能更適應市場多變的需求,迎戰多樣化的挑戰,為行業長久發展打下穩固而堅實的基礎。
從微觀層面分析,標準事關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沒有標準化的進步,就沒有質量的成功。只有抓住了標準這個根本,企業方能把握市場主動權。對于業內企業而言,只有積極地參與標準,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才能實現互惠互利和共同發展。
總而言之,集成政策與市場的多重優勢資源,為企業自身的發展持續發力,將對一個積極奮進的企業形成不可想象的助推力。是迎戰而上,是望而卻步,是亦步亦趨,每次選擇的背后都意味著無限的商機。
對儀器儀表行業而言,企業作為儀表標準化的主體,其標準水平直接關系到整個行業的競爭力。但由于我國中小企業占據過半,而這些企業往往自主創新能力不夠、設備和技術也明顯落后,導致標準化基礎基本為零。因此,加快儀器行業標準的建設,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