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是物聯網(IoT)的核心。從“智能家居和辦公室”到“戶外環境和智能工廠”,基于MEMS和IC技術的感知芯片為所有正在改變數字格局的新興應用提供發展動力。
物聯網曾經定位于工業或汽車領域,但是它不斷拓展應用疆界,極大地豐富了傳感器應用案例,也為很多應用帶來了廣泛的連接性和綜合的分析能力。
據介紹,智能傳感器從環境中或人類身上獲取數據,并使用集成的微處理器加工數據,最后將結果傳遞給執行器反饋于環境或人類。隨著環境監控的增加,傳感器已成為以下應用的關鍵要素,例如監控溫度和濕度的工業物聯網、記錄數據和質量管理的智能制造應用、作為安防系統一部分的智能家居、監測天氣變化的預報系統等等。
傳感器類型
不同類型的傳感器有著不同的應用場景。
溫度傳感器測量熱能及溫度變化,可以用于智慧農業以監測農作物生長,或者用于智能家居或辦公室中以保證人類處于健康的溫度環境。
濕度傳感器測量大氣中的水蒸氣含量,可以用于工業及住宅領域的供熱通風與空氣調節(HVAC)系統。
氣壓傳感器測量環境中的氣體壓力及變化情況,可以幫助預測天氣情況,同時也可以基于氣壓變化檢測高度變化。
紫外線指數傳感器測量環境中的太陽紫外線輻射強度,可以應用于可穿戴設備、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氣象站設備等。
加速度計測量物體的運動加速度及重力情況,可以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計步器及汽車盜竊檢測等。
噪聲傳感器為醫院、酒店、智慧城市和智能建筑設計,測量環境中的噪聲強度,并根據測量結果進行音量調整。
環境光傳感器測量環境中的照度,可以幫助用戶了解所處環境的相對亮度,以建立舒適的光環境氛圍。
環境傳感器的興起及要求
為了減少空氣污染和提高人類健康及安全,各個國家的環境法規越來越嚴格,因此對環境監測系統和為其提供數據的傳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Yole《氣體和顆粒物傳感器-2018版》報告數據顯示,氣體傳感器市場將從2018年的8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10億美元。這種增長由單種氣體檢測的分立傳感器逐漸轉換至多種氣體檢測的組合傳感器,甚至包括其它環境物理量,如溫度、濕度、紫外線、噪聲等。由于消費物聯網的市場規模不斷提升,對環境傳感器的要求表現為低成本、小尺寸和低功耗。
歐姆龍不僅有機器人,還有傳感器
歐姆龍(Omron)的機器人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制造業和其它工業市場有著廣泛應用。值得注意的是,歐姆龍最近在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推出了名為Forpheus的乒乓球“教練”。Forpheus是一款有趣的機器人,能夠教新手打乒乓球,同時也體現了未來智能工廠中可以使用的機器人技術的靈巧性。
除了吸引人眼球的機器人,歐姆龍還“身懷”適用于消費物聯網和工業物聯網(IIoT)的完整環境傳感器系列產品。歐姆龍也一直在開發接近傳感器,可為工業物聯網提供更強大的測距能力,此外還有基于光學原理的光電傳感器,包括插槽型傳感器、反射型傳感器以及具有獨立發射器和接收器的傳感器。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歐姆龍最近推出了多合一環境傳感器產品,具有三種不同配置:USB加密狗、具有藍牙通信功能的便攜式封裝或PCB附加板。三種不同配置的產品將溫度、濕度、光線、大氣壓力、噪聲、加速度、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監控功能集成在一個封裝中。
適用于消費物聯網和工業物聯網的USB多合一環境傳感器(來源:歐姆龍)
適用于消費物聯網和工業物聯網的藍牙多合一環境傳感器(來源:歐姆龍)
上述多合一環境傳感器產品可用于多個領域:
智能家居:用于監視居住空間的安全性、舒適性,以及夏季防暑和夜間睡眠監控。
智能辦公室:用于監視辦公環境,并確保舒適的工作環境,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智能制造:用于監測制造工廠的環境質量,并確保工人的安全。
戶外環境:用于戶外中暑和紫外線強度報警,以及極端天氣變化預報。
歐姆龍多合一環境傳感器將檢測的環境數據傳送至云端,經過分析處理之后應用于各種場景
歐姆龍多合一環境傳感器可以集成到許多物聯網設備中,例如智能手機、電腦主板、路由器、物聯網網關等。在傳感器信標模式下,多合一環境傳感器檢測的數據經過網關設備傳送至云端,最后再反饋給用戶。用戶還將根據每個細分領域的特定應用對設備進行配置。傳感器數據也能通過智能手機收集,然后存儲在云端,用戶可遠程訪問環境數據。
結論
物聯網產業的增長正在加速,預計未來幾年將有數百上千萬臺消費類物聯網設備投放市場。同時,制造商正在加強智能制造的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物流和數據收集及分析能力。如果沒有環境傳感器,上述兩類物聯網將無法有效運作,甚至可能不存在。歐姆龍提供多合一環境傳感器,不同封裝類型的傳感器產品可為多個細分市場提供新穎且實用的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