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伊人国产-91伊人久久-91伊人影院-91影视永久福利免费观看-免费毛片儿-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歡迎進入儀商網!

專訪禾信儀器董秘陸萬里:高端科學儀器國產化是攻堅戰,企業要走出象牙塔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何珊珊


編者按:「中國科創故事」是一個講述中國上市企業科創故事的訪談欄目。我們聚焦科創企業生態圈,傳遞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中的重要作用。通過鮮活的案例,見證中國科創力量的崛起。這是第3期專訪,看科創板“國產質譜儀第一股”禾信儀器如何攻堅國產化。


破解微觀世界密碼的質譜儀,撐起了中國高端科學儀器的領航者。


2024年,是禾信儀器(688622.SH)誕生20周年。作為國內質譜儀領域少數從事自主研發的企業之一,禾信曾經多次牽頭承擔或參與國家級重大科研攻關計劃,2019年入選工信部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1年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國內高端科學儀器領域的明星企業。


質譜儀,作為分析化學中的“超級偵探”,能夠精準識別并測量物質中的微量成分,對于環境監測、食品安全、生物醫藥等領域具有重大意義。但此前質譜儀市場長期被國外品牌所壟斷,國內企業難以涉足。


20多年前,禾信的創始人周振博士在大學期間接觸到質譜儀后,萌生了“做中國人的質譜儀”的念頭。在德國吉森大學讀應用物理學博士期間,周振成功研制出了分辨率達20000的高分辨垂直引入式飛行時間質譜儀,技術指標為當時國際同類儀器的最高水平。2004年,周振回國后在廣州創辦禾信儀器,2009年得到廣州市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及其他知名風投機構的投資。


經過數十年的深耕與積累,禾信不僅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質譜儀產品,還在多個領域實現了國產化的突破,打破了國外品牌的技術壁壘。例如,禾信研制出的國內首臺大氣壓基體輔助激光解析離子源高分辨飛行時間質譜儀,使我國成為國際上少數掌握了高分辨飛行時間質譜核心技術的國家。


今年是科創板設立的5周年,也是禾信儀器上市3周年。在科技創新的征途中,禾信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域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在國產化的道路上,禾信應如何面對挑戰,實現技術上的飛躍與突破?近期,時代周報專訪了禾信儀器董事、董秘陸萬里,共同探討國產化過程中行業面臨的挑戰。



國產化的長期使命是突破和創新


時代周報:質譜儀國產化產業鏈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想要趕超國際先進水平還需要多長時間?


陸萬里:最大挑戰是與國際先進技術之間的差距。首先,差距體現在儀器種類上。國外廠家經過長期發展,已經形成了相對齊全的產品體系。相比之下,國產質譜儀在種類上尚顯匱乏。更關鍵的是,對于某些質譜儀的原理和技術,我們尚未完全掌握,這進一步制約了儀器種類的拓展。這背后,高端人才短缺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其次,體現在儀器性能上。儀器性能包括硬指標和軟指標兩個方面。硬指標如靈敏度、分辨率等,是設備性能的直接體現;而軟指標如穩定性、可靠性、重現性等,關乎設備的使用體驗和長期價值。進口儀器經過幾十年的不斷優化和改進,在這兩方面已經具備了顯著的優勢。


最后,體現在應用開發能力上。國外企業在儀器硬件研發的同時,也注重應用技術的開發,形成較為完整的解決方案,能夠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


要想追趕國際先進水平,我認為中國可能至少還需要三十年的時間。質譜儀器研發的復雜性、長期性以及品牌建設,決定了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任務。但隨著國家不斷重視并持續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加上企業自身的技術突破、資本市場的支持,這一進程有望加快。


時代周報:重研發是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共性。2023年,禾信儀器的研發投入占比達18.45%,高于中位數。但對比2022年,禾信儀器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都有所下調,公司對此有何考慮?作為科創公司,你認為應該怎么保持研發投入的可持續性?


陸萬里:質譜儀器在中國有著很大的市場空間,目前卻被國外產品高度壟斷,主要原因就是質譜儀器有著非常高的技術壁壘。如果國內企業不投入研發、不進行技術創新,想取得競爭優勢是不可能的。然而,質譜儀器的研發和市場開拓又存在投入巨大、產出緩慢的特點,這就給企業的盈利水平帶來了比較大的壓力。公司上市后,除了企業發展訴求外,還要注重給投資者帶來更多回報,必須要平衡好長期投入和盈利水平的關系。因此,由于公司目前主要產品已基本齊全,已開始逐步調整研發的節奏,更聚焦核心儀器的升級迭代。


質譜儀的國產化任重道遠,是一場持久的攻堅戰,作為質譜儀器的領軍企業,公司將堅持不懈進行技術創新和突破,并根據經營狀況和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不斷優化和調整研發策略,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產學研共建:多方參與,多方共贏


時代周報:2023年9月,禾信儀器聯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共建合作實驗室,打通產學研用轉化“最后一公里”。目前合作實驗室已經成立接近一年,在產學研共建方面有何經驗和成果?


陸萬里:公司的產學研合作分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品牌建設方面,我們與科研院所、高校共建實驗室,公司為實驗室提供最新產品,科研人員利用這些儀器進行相關的研發工作。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增加科研人員對國產儀器的了解,從而增強客戶對國產品牌的認知度,同時,科研人員也會得到更多的產品支持和更周到的技術服務,也更加容易利用質譜這種分析利器開展科研工作。


產學研合作的另一個方面是公司與科研院所、高校共同進行儀器應用方法的開發,借助他們的應用實力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質譜技術是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提升硬件性能會推動應用的不斷深入,應用的拓展又反過來推動儀器性能的提升。因此,做好產學研合作,會快速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會提升科研人員的研發水平,實現多方共贏。


留住耐心資本,企業要讓投資人實實在在獲得收益


時代周報:今年是禾信儀器上市三周年,作為十幾年的老員工,你對此有何感受?


陸萬里:首先,禾信能夠登陸科創板是幸運的。從長遠視角審視,科創板為企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企業可靈活運用資本力量,如融資、并購及股權激勵等,推動企業持續進步。


其次,通過監管部門和中介機構的指導,我們提升了自我規范水平。上市公司之所以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除了融資渠道拓寬外,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其更為合理的治理結構和更高的規范標準。


再次,公司上市讓企業家的視野和格局得以拓寬,他們開始追求更高遠的目標和更宏大的事業。


最后,在技術、產品和市場積累方面,上市公司平臺為企業提供了更多合作機會,這不僅有助于企業獲取技術、人才、市場和并購資源,還促進了整個行業的協同發展。


從這幾個方面來看,我深感上市對公司而言是一次重大且積極的變革。


時代周報:2024年,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耐心資本”。在你看來,科創企業如何留住“耐心資本”?


陸萬里:要留住“耐心資本”,作為科創企業,最重要的是要增強長期投資者的信心。信任的建立有很多方式,我認為有兩個方面很重要:第一,自身技術需要不斷突破,不斷推出新產品,讓投資人愿意長期堅守。第二,要真正地把產品變成企業效益。也就是說,要把技術創新轉化為利潤,變成分紅,讓投資人實實在在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


時代周報:6月19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在陸家嘴論壇上宣布,證監會將推出“科創板八條”,進一步突出“硬科技”特色的同時,提高科創企業再融資審核效率。作為科創板上市企業,你如何看待這些變化?


陸萬里:“科創板八條”的推出,對科創企業是非常有意義的。比如,“探索建立‘輕資產、高研發投入’認定標準,支持再融資募集資金用于研發投入”這一舉措,將明顯有益于科創板的科研創新。科創板多數是輕資產、高研發投入的企業,如果按照目前的再融資要求,募集資金中大部分資金將用于廠房、設備等資本性支出,這不太符合科創企業的運營模式,如果募集資金大部分用于研發,則可以把寶貴的資金用于技術創新。我們非常期待具體的細則能夠盡快出臺。


此外,政策還提出適當提高科創板企業并購重組的估值包容性,這對我們行業而言尤為重要。科學儀器行業具備產品多樣、應用廣泛的特點,業內有很多具有某項核心技術或產品的小公司,可以通過一個大平臺來整合。以行業巨頭丹納赫公司為例,它被譽為“并購之王”,成功整合了眾多小公司和產品,形成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但很多初創團隊早期盈利困難,按照以往的并購要求,這些公司沒有盈利很難進行并購。因此,放寬估值包容性將有助于科學儀器行業實現更高效的并購整合。


“科創板八條”將讓更多的科創企業收益,我們期待更多細則出臺。


利好科創型企業,融資能力大大提升


時代周報:在科創板上市,對禾信儀器產生了哪些自我提升的要求?


陸萬里:在科創板設立后,為了能夠登陸科創板,禾信有多方面的提升。


首先,上市輔導過程中,提升了公司對內控規范性的認知,進一步完善了企業的內控。內控不是限制企業做事,也不是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而是讓企業更有效率地做事,同時,也能夠讓企業能夠更好地開展經營管理工作。


我們董事長是業內著名的科學家,非常尊重客觀的規律。他認為上市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更強,一定是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內控起著重要作用,因此,他把監管部門和中介機構的上市輔導看作是一次難得的管理輔導,并要求企業各部門積極配合,與中介機構充分溝通交流,認真汲取規范內控的邏輯和思路,通過上市輔導來提升管理水平。


而不斷完善的內控也確確實實給企業管理水平帶來了變化,各個業務模塊能夠有條不紊地結合在一起,各種經營數據也更加精準和完善,這些對公司戰略制定、運營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其次,提升了社會責任意識,開闊了企業經營的格局。上市前,公司是少數幾位股東的企業,經營情況只要這些股東認可就行。而上市公司是公眾公司,不僅需要保持經營穩健,還要不斷做大做強;不僅要關注大股東利益,還要積極回報投資者,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滿足監管要求。責任的轉變,促使企業必須要有更為長遠的戰略規劃,更加包容,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從而大大地開闊了企業經營的格局。


時代周報:你覺得登陸科創板后,對公司的融資能力帶來哪些影響?


陸萬里:上市之后,我們成功籌集了近三億資金,融資能力大大提升,對企業發展起到非常積極作用。我們也在嘗試利用其他各種工具進行新一輪的融資,如小額快速等方式,以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同時,我們也期待針對科創企業輕資產、重研發的特點有更多的融資細則出臺,這樣就能夠把更多的募集資金用于研發,提升公司的創新能力。


時代周報:今年是科創板成立的5周年,站在這樣的時間節點,你覺得科創板對于中國科技創新或者是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哪些深遠的影響?


陸萬里:科創板設立后,對我們這樣具有硬科技屬性的企業,在盈利水平上有了更多的包容性,從而加快了科創企業上市的速度,在資本市場的支持下,科創企業能夠發展得更快,大大地提升了整個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從資本市場看,更加豐富了上市企業的種類,讓不同類型的投資者有了更多的選擇。加以時日和耐心,科創板一定會給耐心資本更高的回報。


本文源自:時代周報


聲明: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商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商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使用。
經本網授權使用,并注明"來源:儀商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歸原版權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有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如有作品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相關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事宜,請聯系本網。
QQ:2268148259、3050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