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25 廣州德祿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近日,大連化物所吳忠帥研究員的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團隊與包信和院士團隊及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賀艷兵副教授合作,開發出一種具有高能量密度、良好柔性、優異高溫穩定性及高度集成化的全固態平面鋰離子微型電容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能源和環境科學》(Energy Environ. Sci.)上。
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TUM)物理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出分子納米開關,能夠透過施加電壓在兩種不同結構的狀態之間切換。該團隊表示,這項研究發現可望作為開創性組件的基礎,從而以整合且能直接尋址的有機分子取代硅組件。
據報道,西北工業大學空天微納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近日研制出世界首臺套流體壁面剪應力測試儀。該儀器在高性能微型敏感探頭技術、微弱信號抗干擾電測系統技術及復雜惡劣工作環境探頭封裝保護技術上為大型客機、航空發動機、水下航行器外形設計及河口海岸工程提供有效測試數據支撐。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空天微納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研制出世界首臺流體壁面剪應力測試儀。該儀器在高性能微型敏感探頭技術、微弱信號抗干擾電測系統技術及復雜惡劣工作環境探頭封裝保護技術上為大型客機、航空發動機、水下航行器外形設計及河口海岸工程提供有效測試數據支撐。
汽車傳感器市場需求將保持高速增長,微型化、多功能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傳感器將逐步取代傳統的傳感器,成為汽車傳感器的主流。中國的汽車市場在近幾年成為全球最快增長速度的汽車市場之一,傳感器的應用將快速增長。
日前,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的研究人員研制出了一種全光二極管,新二極管能被用于微型光子電路中,有望為微納光子學芯片提供廉價高效的光二極管,從而對光子芯片和光子通信等領域產生重要影響。帕斯卡·德爾海耶博士領導的團隊將光發射到一個微諧振器(一個硅芯片上的玻璃微環)內。盡管微環直徑僅與人頭發絲相當,卻可使光在微環內來回傳播。利用微環增強的光學克爾效應,該團隊制造出了新的全光二極管。
功能性服裝在進入市場之前,需要在實驗室和產線上進行一系列的測試。近期,瑞士MSR電子公司希望通過新型的MSR147WD微型無線數據記錄儀,讓測量和監控紡織品/特性(體表溫度和水分含量等)復雜的流程簡單化,使其能夠被更廣泛的用戶使用。
近期,據國外消息,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技術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個全金屬微型光電信號轉換器。項成果突破了業界的共識,是該領域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創新,已在《科學》期刊上發表。據了解,光信號在金屬中的傳輸距離最高只能達到100微米,目前微電子器件中的光電轉換單元需使用玻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