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獲美國計算機學會(ACM)圖靈獎(A.M. Turing Award)知名計算機科學家約翰·霍普克羅夫特,在2016 年,他曾榮獲我國政府為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所頒發的最高榮譽 “中國政府友誼獎”。2017年又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約翰·霍普克羅夫特加入北大并主持前沿計算科學中心建設,傳遞自己的經驗和理念。
人工智能是真實的智能嗎?約翰·霍普克羅夫特在中國各地所主辦的專家論壇,關于人工智能做了許多的精彩報告,為這場科技變革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人工智能對未來社會變革在40年以后發生?
約翰·霍普克羅夫特在展望人工智能對未來社會的影響時,今天的我們正在經歷一場將徹底改變我們生活的信息革命。從農業革命到工業革命再到信息革命,變革在加速進行。下一場變革會不會在40年以后發生,接下來再過4年又是一場?
一些工作崗位正在消失,并且永遠不會再出現了。50年前美國還存在著電梯操作員,現在這類工作已不復存在。在美國有350萬貨車司機和550萬的貨車搬運工作,隨著無人駕駛交通工具的出現,這些工作也將會像電梯操作員一樣消失。
新的工作將會產生,但是社會可能僅僅需要25%的勞動力,一個人可以每周僅工作20個小時,在45歲退休。工作可能會需要具備大學教育程度,這可能會在之前基礎上再減少10%的勞動力。
約翰·霍普克羅夫特認為,需要考慮幾個重要的問題:這一天會來得有多快?百分之多少的人口將會繼續工作下去?社會如何保證每個人都有資源來生存?
人工智能也可能帶來新的不公平,約翰·霍普克羅夫特認為,也許只有中國和美國有基礎設施能力從而在信息革命中獲益。
人工智能是真實的智能嗎,其實原理還不為人所知
“現在人們只是知道人工智能依靠深度學習來工作,但對深度學習背后的原理并不完全清楚。也許40年以后的下一場革命可以做到。”
約翰·霍普克羅夫特舉了一個例子:針對1000種類別的120萬張圖像,2011年的人工智能系統識別錯誤率還高達25%,但到了2015年錯誤率下降到3.57%,低于經過訓練的人工錯誤率5%。
通過這樣的對比,有人可能會問人工智能是真實的智能嗎?約翰·霍普克羅夫特強調并非如此,當前人工智能只是一個高維空間里的規律識別器。人工智能既不能提取事物的精華,也不能夠理解事物的功能和其他重要方面內容。
與此同時,約翰·霍普克羅夫特認為一旦掌握了人工智能的原理,將會對人工智能發展帶來極大影響。比如說人們先制造出了飛機,再研究空氣動力學,從而優化了飛機的設計;內燃機也是先被發明出來,然后通過理論研究,提升了它的效率。
當下,人工智能是否發展得過快?約翰·霍普克羅夫特認為,人工智能會改變世界,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因素。那些意識到這一點并準備接受變革的個人、公司乃至國家,將會因此受益。
盡管人工智能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但他相信以后很多工作都是人機交互式。美國大多人工智能學者也認為其發展會保持一個快速良性的態勢。
做第一名有很大的優勢。在這場變革中,先發制人將有很大的優勢。約翰·霍普克羅夫特以斯坦福大學為例解釋了搶占先機的重要性。在1955年以前,斯坦福大學并不是一個高排名的學校。1945年,斯坦福大學工學院院長弗雷德里克·特曼在斯坦福大學放棄了諸如旋轉機械、照明類的研究方向,取而代之聚焦微電子和固態物理方向。而別的院所直到1955年都沒有做出改變。
人工智能要有遠見有動力有戰略
中國的“人工智能”應該做哪些事情呢?約翰·霍普克羅夫特給出了五個方面的建議。第一是形象。要針對核心的AI研究人員舉辦一些大型活動,引進一些人工智能論壇。
第二是高校教育,教育的提升將推動企業活動。他建議在大學提升人工智能教育,為產業需求創造人才。在培養人工智能研究人員方面,他認為在選擇專業方向時,最重要的事情是考慮興趣,而不是去聽從更高層級的資深人員意見。他還認為,當下中國高校的一些考核制度需要加以改進,不應該僅僅關注發表的論文和獲取的科研經費,而應提高他們的研究水平。考察人工智能教育是否做得好,不妨看看學校的本科教育質量以及國際同行的評價。
第三是國家教育,需要從全國引進人才,對于教師也要再培訓,更新教師的知識。盡管很多學生把專業方向轉到了人工智能,但約翰·霍普克羅夫特在和企業交流時,發現他們仍然有很大的人才缺口。眼下,在中國,分布式計算方面的高水平教師還比較匱乏。而在美國,為提升教職員的專業知識和水平,會經常邀請優秀教職員進行溝通互動。
在他的提議下,微軟公司已連續兩年成功培訓了兩屆來自全國高校的青年教師。
第四是企業活動,要對企業給予必要的支持。他建議成立企業活動中心,加強和小微初創企業的互動,一些風投公司也可以把辦公室設置在這樣的中心。政府部門還可以建設一些配套設施,用來扶持企業。
第五是本地產業,要為本地產業創造機會,讓他們從相關活動中獲益。
“人工智能將成為經濟活動的重要推動力。中國人工智能要成為一個有遠見、有動力、有戰略計劃。”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人物名片:約翰·霍普克羅夫特
1939 年 10 月生于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1964 年獲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曾獲 ACM 圖靈獎(1986)、 IEEE 馮諾依曼獎(2010)、美國工程院西蒙雷曼獎創始人獎(2017)。現任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2009)、國家工程院(1989)、國家藝術與科學院(1987)院士。曾任美國總統國家科學委員會成員(1992-1998)。現任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訪問講席教授。2016 年,他榮獲我國政府為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所頒發的最高榮譽 “中國政府友誼獎”。2017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