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紅外視頻流推送
3G無線網絡通信通過Socket方式實現,運用其面向連接的TCP方式。系統檢測中心端與監測終端之間的通信采用C/S模式。
客戶端與服務器通信的具體流程:
(1)調用Socket()函數來生成一個套接字描述符。
(2)創建一個套接字成功后,調用Connect()函數與遠程服務器建立連接。
(3)連接建立后,調用Send()函數向服務器端發送命令或數據請求,在參數中制定發送緩沖區地址和長度。
(4)發送請求后,繼續調用Reoeive()函數讀取服務器的數據應答。
(5)關閉套接字,撤銷連接。
二、后臺紅外熱圖分析規則算法的研究
1、分析規則算法
(1)規則一:判斷測試環境溫、濕度是否滿足實驗條件。具體內容:環境溫度一般不低于5℃,空氣相對濕度不大于80%。診斷數據來源:溫濕度傳感器測試值。
(2)規則二:表面溫度判斷法,如表1所示,主要適用于電流致熱型和電磁效應引起發熱的設備。診斷數據來源:單一設備或部件紅外測溫數據、溫度數據。

注:溫升為被測設各表而溫度和環境溫度參照體表而溫度之差。
(3)規則三:同類比較判斷法,對同組三相設備、同相設備之間及同類設備之間對應部位的溫差進行比較分析,可應用于電壓致熱和電流致熱型設備,如表2所示。診斷數據來源:多個設備或部件紅外測溫數據。

注:溫差為不同被測設備或同一被測設備不同部位之間的溫度差。
(4)規則四:相對溫差判斷法,如表3所示,主要適用于電流致熱型設備,特別是對小負荷電流致熱型設備,采用相對溫差判斷法可降低小負荷缺陷的漏判率。

注:相對溫差為兩個對應測點之間的溫差與其中較熱點的溫升之比的百分數。
(5)規則五:檔案分析判斷法,分析同一設備不同時期的溫度場分布,找出設備致熱參數的變化,判斷設備是否正常,如表4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