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登革熱疫情形勢嚴峻,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全球報告的登革熱病例數已創歷史新高,拉丁美洲國家成為疫情重災區(如巴西、阿根廷、秘魯等)。
國慶長假期間,廣東疾控部門公布了第39周登革熱疫情監測情況,第39周(9月23日至9月29日),全省新增報告1167例登革熱病例,其中本地病例1161例;第40周(9月30至10月6日)廣東省全省新增報告1770例。
10月15日,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最新一期登革熱疫情監測信息通報:7天新增437例登革熱病例,新增重癥病例3例,疫情涉及全市大部分街鎮。
關于登革熱
01 革登熱
登革熱病毒為核糖核酸病毒(RNA)病毒,屬于黃熱病毒屬,能引起登革熱急性傳染病。通常由在白天叮咬人的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傳播,登革熱病毒能夠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包括有生命危險的失血性休克綜合征和較少見的伴有肝衰與腦病的急性肝炎。感染登革熱病毒輕則突然發熱、劇烈肌肉疼痛、骨關節痛,重則廣泛出血、迅速休克。
02 革登熱病理變化
登革熱的潛伏期一般為1~14天,多數5~9天。典型的登革熱病程分為3期,即發熱期、極期和恢復期。多數患者表現為普通登革熱,可僅有發熱期和恢復期,僅少數患者發展為重癥登革熱。
03典型革登熱癥狀
起病急,體溫迅速升高(24小時內可達40℃),一般持續5~7天,然后驟降至正常。發熱時常伴較劇烈眶痛、肌肉痛、頭痛、骨及關節疼痛,極度乏力,伴有畏寒寒戰癥狀。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齦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出血多發生于病程的第5~8天,皮膚、黏膜下出血等,出血范圍的大小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成正相關關系。
其他癥狀:全身毒血癥狀、皮疹、約1/4病例有輕度肝大,個別病例可有黃疸。
本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發布2024年第144號公告,加強對來自登革熱疫情發生國家(地區)人員、交通運輸工具、集裝箱、貨物及物品的衛生檢疫力度,加大對口岸運營衛生監督,清除蚊蟲孳生地,監測和控制口岸蚊蟲密度。
紅外熱成像助力海關邊檢零接觸測溫
近年來,各國出入境機場、口岸出入人員流動量大、繁忙擁擠、情況復雜,與之對應的出入境人員的安檢工作任務十分繁重。
針對海關機場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區域,在進行對出入境人員的大面積預防篩查時,需要通過系統非接觸式對人員體溫進行初篩,快速找出并追蹤體溫超溫人員,用科技力量切實守護每一道出入境關卡是紅外熱成像技術助力海關常態化防疫的初衷和重要手段之一。
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進行實時測溫可實現遠距離、非接觸、多目標的大流量人群檢測,通過紅外熱成像人體在線測溫系統進行初步篩查,可以及時快速地甄別體溫異常者,第一時間幫助篩查人群中的發熱個體,同步告警,降低大規模測溫時接觸人體帶來的潛在風險,縮短人體測溫時間,提高測溫效率,有效助力公共環境衛生健康管理。它克服了體溫計、額溫計、點溫計和耳溫計等傳統方式針對個體測量耗時多、易交叉感染等問題,非常適用于機場、港口等流量大、流動性強且具有生命特征的場合進行體溫快速排查。
大立科技相關產品
DM60-W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