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住宅容易出現外墻滲漏、開裂、空鼓、脫落等問題,出現問題的房屋更是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建筑隔熱層中的水分會降低其隔熱能力,引起加熱/冷卻損耗,浪費能量;水分還會引起建筑架構劣化,發生霉變,嚴重的屋頂泄漏還會損傷和破壞房屋內部物品,甚至威脅到建筑物內活動人群的人身安全。
什么是“空鼓”現象?房屋質量中的“空鼓”一般是指房屋的地面、墻面、頂棚裝修層(抹灰或粘貼面磚)與結構層(混凝土或磚墻)之間因粘貼、結合不牢時出現的空鼓現象。
1、產生的原因
這種情況的發生,一般有以下幾種可能:
天氣溫度變化
以今年為例,我國雨水較之往年更加充沛,多地汛期提前;夏季也有多地溫度突破歷年同期新高;尤其在我國南方濕熱多雨的地區,天氣瞬息萬變。這種極端天氣及溫度的變化導致建筑物表面在短時間內產生30~40℃的溫差,不同建筑材料的熱脹冷縮性能變形不同步,從而導致產生收縮張拉應力進一步分離飾面磚粘結界面或膠結材料與墻體界面較為薄弱部分,甚至形成空鼓或滲漏現象。
二手房源
較之新房,二手房往往具備價格低、地段優、配套設施完善等優勢,二手房市場一直備受青睞。但不可否認的是,二手房之所以低價轉讓,都是有一定房齡(建筑年代久遠),本身存在一定自然損耗和人為損害的房屋。比如二手房源出售前賣家在裝修及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質量瑕疵,非房屋固有的如房屋漏水等問題,隨著裂縫發展,雨水滲入,外墻裝飾面層和保溫層出現空鼓甚至脫落的安全隱患,同時外墻裂縫也是雨水滲入室內,造成內墻面發霉、脫落的主要原因。
如何從非接觸、遠距離、實時、快速對建筑外墻空鼓滲漏進行判斷成為建筑工程/房屋住宅日常監測及維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2、紅外熱成像助力建筑房屋檢測維護
建筑房屋檢測維修的難題主要源自表觀基本一致,但溫度的差異可以在紅外熱像儀上及時、清晰地反映出來,從而判斷建筑弊病發生的類型以及部位。
在建筑檢測中的應用
紅外熱成像設備通過外部溫度變化將建筑表面輻射出的不可見紅外射線轉變為可見的熱圖像,它不需要腳手架,不需要與屋頂、天花板、墻壁或地板進行實際接觸,還可對不可進入的區域進行檢查,避免危險作業,直觀地通過物體表現溫度場分布狀況顯示材料、結構物及其結合面上存在不連續缺陷的檢測技術并發現空鼓滲漏區域,可以快速非接觸、大面積無損排查建筑飾面缺陷及滲漏情況。
在房屋維護中的應用
定期使用紅外熱成像設備對建筑物圍護結構進行檢查是延長建筑壽命的關鍵措施——在建成后的半年內對新的建筑結構特別是屋頂進行徹底檢查。之后即可以年為單位,定期進行建筑物圍護結構復查——將獲得圖像與原始的基礎圖像做出比較,用以進行趨勢判斷并對惡化情況采取補救措施。這種預防性維護可以讓建筑屋頂的壽命延長一倍甚至更久。
在地暖檢修中的應用
地暖安裝于地磚或木地板之下屬于隱蔽工程,因為無法確定到底是哪個管道點在泄漏,傳統檢修方式一般會使用各回路打壓測量的方法來確認故障點,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耗時耗力,如果是大范圍的暖通排查,還會因為盲目拆卸大面積地板造成經濟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紅外熱像儀可以檢測到地暖傳導到地板的熱量,呈現隱藏在地板之下的地暖位置與走向,通過圖像偽彩色標差異,高效地捕捉定位故障點,省時省力省成本,使得暖通檢測變得方便快捷。
目前紅外熱成像技術作為一種預維護診斷技術對建筑行業來說作用舉重若輕,例如:隔熱材料缺失、受潮以及熱橋等問題,通過紅外熱圖測得表面溫度都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及時進行修理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