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背景
2016年4月,交通運輸部出臺《交通運輸信息化“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開展智慧交通示范工程,推進智慧港口示范應用,實現港口服務全流程自動化、智能化,提高港口物流效率和智能化水平。針對規劃中提出的建設目標,結合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在港口信息化方面的一些規劃經驗、標準經驗及項目經驗,闡述對智慧港口的理解,提出智慧港口總體技術框架,并著重闡述在智慧港口建設過程中有關的技術應用。
隨著航運經濟的快速發展,內河水上安全監管形勢對航道安全監管系統現場監管能力、業務辦理效率、綜合服務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海事等航運管理部門正向著更加注重精細化管理、更加注重發展質量、更加注重服務水平提升、更加注重解決深層次和全局性問題的方向轉變。而內河大部分地方都存在監管盲區,安全監管的基礎設施薄弱,這就迫切需要加強對內河水域信息化管理的建設,優化資源配置,將先進的技術手段引入內河水上交通安全的監管業務中。新技術的結合能解決對整個港口可視、可測、可控的問題。
二、現狀分析
傳統的安全監管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多數以巡邏艇現場監管為主。對于海船來說,在狹窄水域和船舶密集的地方,駕駛人員通常思想處于高度戒備狀態。可以說在狹長水域中,船舶多數由船長親自指揮加之使用安全航速謹慎駕駛,但安全隱患還是沒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特別是內陸船長駕駛超長的大型駁船渡過狹窄的水閘和拐角,將貨物交付到目的地時,面臨著十分艱巨的航行任務。當黑夜或薄霧阻礙正常視力時,通常只用明亮的探照燈來提高船長的環境感知能力。
隨著安全信息化發展,傳統的監控設備由于監控范圍小、解晰度低、夜視能力差等問題已經不能滿足航道水運大面積安全管理的應用需求。熱成像, 完美替代了傳統的半球形攝像機,近年來由于熱成像全天候、多氣候條件、 覆蓋面廣、 作用距離遠 、 圖像穩定清晰等特點逐漸得到了用戶認可,并逐步開始應用于不同需求行業,如邊海防、油田防盜、漁政管理等。
三、需求分析
》 內河水域特點多數為航道窄、彎道多、支流多,不同季節的水位變化大。現在公開水域事故頻發,船舶面臨著十分艱巨的航行任務。 方案需能肩負避免船舶在港口和公開水域的碰撞等事故。
》 船舶交通安全監管涉及的點多、線長、面寬。內河船舶噸位相對較小、船型雜亂、船載設備設施參差不齊,需滿足航道水運大面積安全管理的應用需求。
》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無論是霧天還是陰雨天,達成做到能夠安全出航,能夠及
時發現水面目標,消除安全隱患。
四、方案目標分析
綜上需求分析,俊泰行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能滿足以下需求:
1.在港口,碼頭,道,水運沿海岸線安裝的全天候監控紅外熱成像設備,全天候24小時成像,實時監控航道水運安全狀況;
2.在監控指揮中心采用視頻綜合管理軟件,實現對全程各監控點多畫面實時監控、錄像、遠程遙控,報警處理和權限分配, 有突發事件可以及時調看現場畫面并進行實時錄像,記錄事件發生時間、地點、及時報警聯動執法部門進行處理,事后可對事件發生視頻資料進行查詢分析。
FLIR 系列紅外熱像儀讓船只更輕松、更安全、更便捷地通過狹窄的河閘,穿越狹窄的橋梁和轉彎。
3.FLIR 紅外熱像儀專為水利航道研發設計,由于攝像機通過目標物的輻射的熱量來成像,絕對零度(-271℃)以上的所有物體均可產生熱輻射,成像過程不受天氣影響,在大霧,大雨等惡劣天氣環境影響,極大保證了整個港口安全。 能為港口,碼頭,航道水運安全防范提供裝備技術上的強力支持。
熱成像能助安全航行和停靠,而且當駁船停靠在海港時有助于探測入侵者
五、系統概述
船舶交通管理系統主要由監視雷達、目標檢測跟蹤系統、綜合數據處理系統、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側向定位、氣象、VHF通信和光電等設備組成,用于對港口、航道及特定水域的船舶進行交通監管。系統通過全數字技術處理雷達、AIS、VHF、CCTV和氣象水文等信息,實現全天候監控在航和進出港口的船舶,并為船舶提供安全航行信息。具有監督管理、信息服務、助航引導、交通組織等功能。 內河水上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基于內河的水域特點、通航管理實際需求而設計研發,高度整合CCTV、AIS、雷達、GPS、VHF、電子江圖、電子陸圖、三維仿真、水文氣象、船舶業務等信息系統,采用多種監管手段的綜合監管,實現了監控指揮中心與現場執法的緊密結合。
系統架構:
六、方案產品特性分析
船舶交通管理系統的前端攝像機(采集部分),負責從前端采集視頻資源。本方案推薦用的熱成像,FLIR PT-HD高清遠距離紅外熱像儀,特色是超遠距離晝夜全天視頻監控,高速啟停,與雷達聯動跟蹤平滑流暢。實時反饋方位、俯仰角度,焦距,聚焦數值,可對目標精度定位與跟蹤。
PT系列產品主要特征圖例
PT-HD功能
?同時IP和模擬視頻輸出 - 熱和可見光 - 以及IP和串行控制接口,可輕松集成到IP或模擬系統; 在現有模擬環境中使用它們,并輕松遷移到未來的IP網絡
?太陽安全VOx非冷卻熱傳感器技術; 直接看太陽不會損壞FLIR非冷卻熱安全攝像機
?可更換的相機盒允許在PT系列HD光學元件之間快速升級或修理
?雙傳感器界面,采用高倍率可見光成像技術對現場進行細節情況勘測;所有640 x 480分辨率產品都基于FLIR 17微米像素間距陣列,商用市場上最先進的非制冷探測器,可選擇連續變焦無熱化鏡頭或固定焦距無熱化鏡頭選項,可自動報警,自動追蹤特定目標;
?開放的IP標準,用于與第三方VMS和設備的即插即用集成; 符合ONVIF標準
360度連續旋轉,全向掃描,并可調整俯仰,從而完整覆蓋周界(亦可固定式);
?可同時提供H.264或M-JPEG格式的流式數字視頻的多個同時通道,支持有線或無線等多種通信方式;
七、方案優勢分析
全天候高清晰船舶實時圖像監控
湖區實時全天候監控,包括違法捕撈船只、違法采砂船只、湖面水情等視頻圖像信息;配合雷達,無人機,可實現目標協同探測,自動錄入違法記錄,提供違法證據。
船舶動態信息監控
基于電子海圖,實時、精確顯示船舶位置、航速、航向等動態信息。
協同觀測
雷達搜尋目標信息,引導紅外光電熱像儀,實現目標連續跟蹤,完成對重要目標、違法船只的監控及取證。
重點區域監控
對預設重點區域,進行監測預警,實現對進入預設監管區域、保護區域的違法目標,提供文字、聲音、圖像報警,并記錄同時刻的視頻圖像等證據信息。
八、應用領域
應用領域
l 公務艦船:導航、警戒、區域水面和低空監視、執法、取證
l 遠洋船舶:導航、警戒、區域水面和低空監視、防海盜襲擊
l 海警:艦船導航、警戒、區域監視、執法、取證
l 漁政:漁場監視、管理、執法和取證
l 海關:水域、船只、貨物綜合監控
l 海事:船舶交通管理
l 港口:區域監視和場面監管
l 電信:關鍵水域電纜防護監視
l 邊防:海域和陸域邊防區域水面、地面和低空監視
l 部隊:特殊區域、港口和試驗區域水面、地面和低空監視
l 民防:區域水面、地面和低空監視
l 機場:凈空區防御、機場場面監視、跑道近周界低慢小目標入侵防御
l 石油:陸地、海上油氣田區域監視和場面監管
l 重要區域:區域安保、監控和無人機探測、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