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移動互聯網林金桐,許曉東
互聯網的物理層:光纖網絡“互聯網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具顛覆性的科技”。美國生活科學網站的這項評定,充分顯示了互聯網對世界歷史的影響力和它在網民心目中的地位。互聯網的物理層是由光纖構成的。基于光纖通信技術的逐年發展,特別是幾次里程碑式的技術進步,才有了今天發達的互聯網。
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華裔科學家、光纖之父高錕博士。評委會對于43年前的這項發明所給予的崇高評價,是通過描述互聯網來表達的——“光流動在細小如線的玻璃絲中,它攜帶著各種信息數據傳遞向每一個方向,文本、音樂、圖片和視頻因此能在瞬間傳遍全球。”
林金桐與光纖之父高錕(中)、霍肯(左)。2008年
在光纖通信的發展過程中,還產生過更早的一項諾貝爾物理學獎。200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雙異質結半導體激光器的發明人、俄羅斯科學家若列斯·伊萬諾維奇·阿爾費羅夫。
阿爾費羅夫擔任北郵名譽教授。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