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的頻率在300MHz~300GHz之間,波長則在毫米-分米-米級別,微波傳輸能量的能力非常強大,我們家庭中的微波爐即是用到它的熱效應,而英特爾的微波無線充電技術,則是將微波能量轉換回電信號。
微波諧振方式的缺點相當明顯,就是能量是四面八方發散的,導致其能量利用效率低得出奇,如英特爾的這套方案,供應電力低至1瓦以下,乍一看起來實用性相當有限。而它的優點,則是位置高度靈活,只要將設備放在充電設備附近即可,對位置的要求很低,是最符合自然的一種充電方式。
我們可以看到,當設備收發雙方完全重合時,電磁感應和微波諧振方式的能量效率都達到峰值,但電磁感應明顯優勝。不過隨著X-Y方向發生位移,電磁感應方式出現快速的衰減,而微波諧振則要平緩得多,即便位移較大也具有相當的可用性。
盡管能量和效率處于較低的水平上,乍看實用價值較為有限,但作為PC業的巨頭,英特爾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而它的做法也相當巧妙:英特爾將超極本設計為無線充電的發送端,手機作為接收端,這樣只要手機放在超極本旁邊,就能夠在不知不覺中、連續不斷地充電——相信在上班時,大多數用戶都有將手機放在桌面上的習慣,此時充電工作就可以在后臺開始了。
即便英特爾所用的微波諧振方式只能充入很低的電量,但在長時間的充電下,智能手機產品的電力幾乎將永不衰竭,至少從用戶角度上看是這樣,因為只要他攜帶著筆記本電腦、就根本不再需要關注充電問題。
無線微波方式雖然能效很低,但使用最為方便。
其他無線充電新技術介紹
超聲波無線充電
一家名叫uBeam的公司發明了一種全新的無線充電模式,可以利用超聲波將電力隔空輸送到約5米外的地方。有了這樣的產品,只要使用專用的無線充電套,你就可以在充電的同時拿著手機在屋里走動。
uBeam的原型產品還比較笨重,但該公司正在努力縮小體積,盡快推向市場。據悉,已經有多家公司希望與uBeam達成戰略合作,為顧客提供這種無線隔空充電服務,以便吸引更大客流,包括星巴克、維珍航空、喜達屋酒店以及多家快餐連鎖。除此之外,uBeam還與蘋果和三星等硬件廠商展開了溝通。
有很多公司都嘗試過真正的無線充電,但多數都以失敗告終,最終只實現了磁共振充電。這種模式必須將設備靠近發射器,甚至直接與發射器接觸,所以并沒有較插電式充電實現重大突破。然而, uBeam的無線充電模式可能具備巨大潛力。
具體而言,uBeam使用的是超聲傳導技術,發射器通過插座或建筑物的電力系統取電,然后將其轉換成超聲波,再將震動發射到內置接收器的設備——例如配備無線充電套的手機,接收器之后負責將超聲波震動轉換成電力,為移動設備充電。uBeam表示,這種模式的充電速度與直接使用傳統電源類似。
這種超聲波隔空充電方式有幾大優勢。首先,這種技術非常安全,它使用的超聲波與監測胎兒時使用的超聲波類似。另外,接收器的價格也很便宜,大約只需50美元,甚至更低,而且體積小巧。不僅如此,這些超聲波還可以用于傳輸數據,可以在物聯網領域發揮作用。
利用聚焦光線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