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廣東30萬輛轎車項目竣工,意味著具備60萬輛產能的生產線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二期項目已進入投產階段,佛山整車制造再擴容。
佛山作為廣東省內三大整車生產基地之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佛山全市汽車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19.62億元。在一汽-大眾等龍頭項目的帶動效應下,佛山形成龐大的汽車產業集群。依靠“種大樹”的效應,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已成為佛山主導產業之一。
汽車產業被譽為“工業中的工業”,也是佛山重要支柱產業之一。佛山汽車產業目前涌現了一批享有盛譽的名企、名牌和名品,他們在汽車領域創新、創富,并帶動了汽車產業集群的完善、成型。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興產業之一,佛山五區和眾多汽車“巨頭”也加速布局,以期未來能從中分一杯羹。
面對新趨勢,佛山汽車版圖能否在新能源時代加速奔馳向前?
最新:一汽-大眾佛山工廠二期項目竣工
近日,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廣東30萬輛轎車項目竣工。該項目生產車型為MQB系列F11、F66車型,年產30萬輛,項目總投資超過133億元,其中環保投資約1.21億元。該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的順利通過,意味著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二期項目進入投產階段。環評信息顯示,該項目將完善和擴充奧迪車型的譜系、增加產能,滿足中國市場對中高端乘用車的需求。

除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二期項目投產外,近年來佛山還吸引了不少整車項目進駐。其中,福田汽車華南地區最大工廠落戶佛山三水,目前已正式投產,去年年產量達到2萬多輛,產值近20億元。
去年7月,華南新能源汽車集成創新產業園項目簽約落戶三水,成為三水去年投資額度最大實體經濟項目。該項目將打造華南新能源汽車集成創新產業園運營總部、智能大制造平臺等,致力于研發、建設網絡工業大數據中心、智能制造、引入創新項目、推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計劃總投資人民幣約60億元,于2019年建成投產,預計到2025年,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
現狀:佛山至少8家整車生產企業
在一汽-大眾等龍頭項目的帶動效應下,佛山形成龐大的汽車產業集群。依靠“種大樹”的效應,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已成為佛山主導產業之一。佛山汽車產業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市汽車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19.62億元,同比增長0.1%。目前,佛山也是廣東省內三大整車生產基地之一,汽車工業總產值居全省第二位。
根據此前《佛山市汽車制造產業發展專利導航研究報告》統計,佛山擁有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北汽福田、飛馳汽車等在內的至少8家整車生產企業,年產能超過200萬輛,是繼廣州、深圳之后的廣東省第三大汽車生產基地。其中,包括一汽大眾、北汽福田等在內都有生產新能源汽車計劃。
依托一汽-大眾等“巨無霸”整車項目,一大批汽車零部件制造、銷售和后服務企業逐漸興起。以一汽-大眾項目為例,其落戶后不僅帶動主要配件廠進入佛山,還帶動一大批模具、五金、塑料等中小企業配套企業的發展。數據顯示,佛山從事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的企業有500多家,2016年佛山汽車及零配件制造業總產值約為1000億元。
根據佛山“十三五”規劃,汽車制造業被列為佛山市打造萬億裝備制造業產業基地的重點領域。
新”能源:至少5個項目落戶佛山
當前,各地汽車產業正加快向新能源領域的轉型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之一。
佛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從去年開始五區也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招商展開競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佛山至少有5個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落戶。
今年1月,總規劃3000畝的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項目正式啟動,圍繞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兩大方向,小鎮將打造集新能源汽車“高端研發、創新運營、前沿示范、創新孵化”于一體的世界級汽車產業創新生態圈。而去年8月,廣東天勁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基地也簽約落戶順德。

德計劃打造新能源汽車小鎮
從去年至今,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車重磅項目接連落地佛山五區。去年3月,禪城引入科力遠混合動力汽車示范運營項目落戶南莊,并計劃重點打造全產業鏈為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形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配件產業集群;去年5月,位于高明區的陸地方舟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獲批,項目將在2019年4月前下線,計劃5~8年內在高明達到年產20萬輛新能源電動車的產能;去年7月,三水區則成功引進深圳巴斯巴集團的華南新能源汽車集成創新產業園項目,北汽福田二期、恒立泰二期等項目建成投產,而這一總投資60億元的項目將打造年產值超過100億元的新產業集群;去年9月,南海引入長江氫動力(佛山)研發中心及整車生產項目落戶,項目定位為長江汽車全球唯一的氫動力汽車研發中心,投資超百億元,年產新能源汽車6萬輛,建成后總產值將達200億元。
可以預見,隨著這些新簽約項目落地動工乃至投產,佛山也有望實現對新能源產業鏈條上下游企業的集聚發展。
“新”趨勢:產業基礎+政策引導吸引新能源項目
為何新能源汽車項目偏愛落戶佛山?強大的汽車產業基礎和政府的政策引導成為吸引新能源項目迅速落戶的關鍵因素。
良好的先進制造業產業基礎成為吸引科力遠CHS項目、華南新能源汽車集成創新產業園落戶三水的共同因素之一。首先,佛山作為珠西裝備制造龍頭城市,工業基礎相當雄厚。同時,佛山汽車制造業全產業鏈配套也完備,佛山的不銹鋼、鋁材產業成熟可為企業提供金屬配套,零配件及汽配內飾等涉及的紡織、皮革、LED燈、石油及精細化工等,也都是佛山的優勢行業。此外,坐落于佛山的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作為華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汽車及零部件檢測基地,能夠提供研發性試驗檢測檢驗服務。
如果說多年累積的產業基礎是佛山吸引的“硬條件”,佛山市及各區政府密集發布的相關產業政策和扶持規劃,則成為“軟支撐”。在《<中國制造2025>佛山行動方案》中,汽車制造業也被列入重點發展領域。近日,禪城出臺《佛山市禪城區汽車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目標瞄準具有國內引領優勢的千億級汽車產業發展集群。而南海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較早的區域之一。早在2015年,南海區就出臺了《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5年)》,明確提出將南海區打造成為國內領先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部件研發生產基地,此后相繼出臺包括充電基礎設施、氫能源產業的相關規劃以及新能源產業扶持政策。在《廣東省2017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佛山入選的8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中,新能源汽車占比過半,佛山對新能源汽車的投入也可見一斑。

佛山五區汽車版圖
南海:一汽-大眾實力雄厚
南海區不僅引入了一汽-大眾整車生產項目,還形成了完善的汽車產業配套體系。2017年,獅山鎮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制造業重點企業年產值超638億元,稅收超50億元,其中一汽-大眾及其配套企業年產值約400億元,稅收超36億元。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今年2月,選址南海區丹灶鎮的廣東長江汽車整車生產及氫動力研發中心項目投資協議正式簽訂。該項目預計在2019年建成投產,預計年產新能源汽車6萬輛,年產值可達200億元。
禪城:打造“嶺南動力小鎮”
近兩年來,禪城區先后引入科力遠混合動力汽車示范運營項目、廣東萬城萬充電動車等新能源汽車項目,以此通過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推動整個汽車產業的升級發展。根據規劃,禪城未來幾年將打造具有國內引領優勢的千億級汽車產業發展集群。其中,以南莊鎮嶺南動力小鎮建設為核心,打造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地,并重點打造高端汽車零部件制造業、汽車流通業、汽車后服務業三大片區。
新能源項目陸續布局
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動工
今年年初,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在順德南方智谷破土動工,小鎮將聚焦汽車創新產業,發展新能源整車、無人駕駛等科技產業,有望打造一個世界級汽車產業創新生態圈。據悉,該項目計劃引入中國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等20余家汽車創新領域龍頭企業。
去年2月,順德還簽下廣東天勁新能源科技公司的產業基地項目。該公司的聚合物鋰離子動力電池在華南地區處于龍頭地位。
三水:建新能源汽車創新園區
目前,三水規模以上汽配企業已超60家,被譽為佛山第二大整車核心的北汽福田三水項目已正式投產。去年7月,總投資額約60億元的華南新能源汽車集成創新產業園項目簽約落戶三水白坭,將推動三水區新能源汽車整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發展。
高明: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
目前,高明已成為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廣東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綜合示范區,正在推動高明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建設。
去年5月,位于高明區的陸地方舟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獲批復,并獲得陸地方舟公司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牌照。此次批復的高明陸地方舟項目總投資額達17億元,建成后將形成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