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25 廣州德祿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形機器人涌入公眾視野,人形機器人正從科幻走進現實。進入2024年底,人形機器人賽道正在加速“起飛”。人形機器人賽道火熱,吸引了比亞迪、華為、特斯拉、小米、小鵬、廣汽集團等頭部企業紛紛下場。巨頭入局競逐、初創公司涌現,人形機器人正迎來產業高速發展窗口期。數據顯示,至 2050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 7 萬億美元,數量將達 6.48 億臺。傳感器是機器人重要組成部分,搭上“人形機器人”快車,機器人傳感器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儀器儀表企業處于機遇與挑戰并存之境。技術研發方面,聚焦智能化儀器儀表,加大高精度傳感器、智能算法優化、物聯網集成技術投入,如極端環境傳感器研發、工業數據智能分析及遠程監控應用。產品應用橫跨工業自動化、新能源汽車、醫療健康等領域,發揮關鍵作用。市場競爭中,企業采取高端定制化等差異化策略,通過展會展示創新產品提升品牌。同時,積極開展企業合作,與上下游及科研機構協同,如定制半導體測量儀、聯合開發傳感器材料等,以整合資源,實現突破發展。
儀器儀表行業在智能化驅動下變革。智能化儀器儀表以高精度傳感器、智能算法、物聯網通信技術為支撐,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新能源、生命科學等領域。工業中助力生產優化與質量控制,新能源里為電站運維提供數據,生命科學中推動藥物研發等。行業趨勢上,微型化便攜化與綠色環保興起,但面臨核心技術瓶頸與標準規范問題。市場前景樂觀,新興市場需求大,高端市場穩定增長,售后市場服務成競爭關鍵,企業需把握機遇謀發展。
儀器儀表被譽為工業生產的“倍增器”、科學研究的“先行官”,是國家測試測量能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近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儀器儀表產業穩步增長,已培育出一批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2023年實現營收10112億元,正式進入萬億元時代,且部分高端產品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大規模設備更新,儀器儀表行業迎來了重大利好!3月13日,國務院重磅發布《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到2027年,工業、農業、教育、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隨后,各部委和各地方政府迅速響應,助力政策落地,旨在激發市場活力和消費潛力。4月9日,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以大規模設備更新為抓手,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以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化升級為重點,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電力系統作為支撐工業生產和國民生活的重要行業,貫穿在生產和生活的各個環節,是現代社會中最重要、最龐雜的工程系統之一。為更好地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高效地運行,如何挑選合適的電力電工儀表對電力工程師來說,尤其重要。選擇電力電工儀表,需要考慮性能指標、安全性能、適用環境等因素,選擇一款趁手的電力電工儀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測量準確性。
歲末年初再回眸。轉眼間,2023年已接近尾聲。應當如何總結儀器儀表行業的2023年? 2023年是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一年。回顧我們儀器儀表行業這一年,這是“全新”的一年,這是“拼搏”的一年,這是“奮進”的一年。 全力拼經濟是貫穿全年的主題,作為制造業的“助推器”,儀器儀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年,儀器儀表企業有哪些出色的表現?一起回顧下。
習近平主席在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發表演講時指出:“現在,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接近一半在中國,全球新能源汽車一半以上行駛在中國,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綠化面積來自中國。我們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們說到做到。”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驅動下,以光伏發電為主要推動力的新能源時代已經來臨。優利德等儀器儀表廠商紛紛緊跟時代與政策趨勢,持續深耕光伏新能源產業,不斷推出更強性能、更高穩定性、更大安全性以及更高性價比的測量儀表以及一站式行業解決方案,為光伏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印發《關于計量促進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根據指導意見:到2025年,部分國產儀器儀表的計量性能和技術指標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研發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測量能力的高質量、高可靠性儀器儀表,攻克一批關鍵計量測試技術,提升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效能,研制一批新型儀器儀表用標準物質,制修訂一批儀器儀表計量技術規范,助力打造一批儀器儀表國產品牌,加快推進計量基標準和儀器儀表的國產化。到2035年,國產儀器儀表的計量性能和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國產儀器儀表的計量性能和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
近年來,中國制造業在很多領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今年,我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成為外貿“新三樣”。“新三樣”出口動能強勁,這“新三樣”就包括新能源汽車。從無到有再到優,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如何做到異軍突起的?測試測量儀器儀表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儀器儀表是如何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一起看看儀器儀表廠商如何賦能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哪些新能源汽車測試解決方案。
示波器被譽為“電子工程師之眼”,是當前各電子行業應用最廣泛的測試儀器。儀器國產替代加速進行,國產示波器市占率逐步提升。當前,國產示波器發展到什么程度了?據了解,國產示波器目前最高帶寬達到4GHz。鼎陽科技、優利德、思儀科技等國產儀器廠商紛紛推出了4GHz帶寬的高帶寬示波器……鼎陽科技近日表示將研發8GHZ-16GHz帶寬的數字示波器,未來將向30-60GHz更高帶寬數字示波器產品發展,縮小與國外優勢企業的差距,覆蓋絕大部分的測試需求。
老牌勁旅國產儀器儀表品牌"勝利儀器"成立于1982年,在業界名聲大噪。勝利儀器憑強勁實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立足數十年,營銷網絡遍布全國各地,產品遠銷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得廣大用戶的深度認可。40年來,勝利儀器以科技為先導,瞄準國際、國內市場這一大方向,不斷研發創新,開發了外觀新穎、品質優良、技術含量高的過程儀表校驗儀、電源、示波器、智能電橋、頻率計、函數信號發生器等電子儀器儀表。在國產替代的大浪潮下,勝利儀器明星產品占據重要一席。
9月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相關領域儀器設備的更新改造,并支持科學儀器領域國產化。9月13日國常會確定實施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配套,支持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9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額度為2000億元以上。這一系列的政策對電子測量儀器帶來巨大的利好,證券機構分析認為,政策大力扶持,國產電子測量儀器發展前景廣闊。
最近,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一段內部講話在網上廣為流傳,深受各方關注。他對世界經濟持不容樂觀的預期。在“寒氣逼人”的外部環境之下,儀器儀表行業今年上半年表現如何?近期,儀器儀表上市企業2022半年報相繼出爐,縱覽儀器儀表行業2022年中報,部分上市企業實現了穩定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長,部分上市企業出現業績下滑,不同企業各自面對不同的境遇,可謂喜憂參半,幾家歡喜幾家愁。在新鮮出爐的中期成績單中,誰是那個“優等生”?
8月9日,拜登正式簽署《2022年芯片與科學法案》。這份長達1054頁的芯片法案被《紐約時報》稱為“美國政府數十年來對產業政策的最重大干預”。這部法案因為具有排斥性的產業扶植政策,阻止國際半導體企業在中國繼續投資,而被普遍認為是針對中國芯片產業。專家指出,短期內全球芯片產業鏈必將受到新一輪的干擾,但長期來看,全球產業鏈的技術轉移和中國芯片產業的快速發展態勢并不會受太大影響。
儀器儀表煥新升級!2022上半年,電科思儀、鼎陽科技、ZLG致遠電子、優利德、勝利儀器、航裕電源、同惠電子、深威達、艾睿光電、高德智感、大立紅外、格物優信、征能科技等國產儀器儀表廠商紛紛推出重磅新品,福祿克、菲力爾、泰克科技、日置等國際品牌也相繼發布了儀器儀表新品。一起來關注下這些儀器儀表新品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