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業機構預測
到2030年
全球網聯車規模預計達到8000萬輛
中國網聯汽車市場規模
預計將達到2700萬輛
網聯車市場滲透率有望超過90%
市場前景廣闊
在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一輛智能網聯汽車在測試場內進行主動安全自動緊急制動測試(6月19日攝)。
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中國網聯車“加速前進”
隨著新一輪技術革命
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
汽車與人工智能、信息通信、
大模型等技術深度融合
智能網聯汽車應運而生
當前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勢頭強勁
截至2023年底
中國共建設17個國家級測試示范區
7個車聯網先導區
16個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
協同發展試點城市
開放測試示范道路22000多公里
發放測試示范牌照超過5200張
累計道路測試總里程8800萬公里
參觀者在體驗天津大學設計研發的一款可進行多場景智能網聯車測試的仿真模擬器(6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美聯社報道稱
中國汽車制造商為汽車增加了
數字化功能和連接性
以吸引年輕、懂技術的購車者
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
似乎一直在努力重新定義汽車
美國《紐約時報》則認為
中國正在測試的自動駕駛汽車數量
已超過其他國家
至少19家中國車企或供應商
正在該領域爭取全球領先地位
創新應對新挑戰
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發展路徑
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也是下階段推動智能網聯汽車
規模化產業化應用的關鍵所在
觀眾在靜態體驗一款智能網聯電動汽車(6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但目前
行業發展還面臨一定挑戰
如智能化道路基礎設施
投資模式與建設標準不清晰
車輛智能化與網聯化相互賦能效果不明顯
跨行業跨領域融合不充分等
2024年
中國五部門聯合印發
《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
“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的通知》指出
有必要通過“車端、路端、云端”
一體化發展的應用試點
加快建設城市和道路基礎設施
促進提升車載終端搭載率
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業務新模式
大力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界也在積極參與
比亞迪、長安、蔚來等汽車廠商
成為車路云一體化建設的
實踐者和推動者
華為、阿里云、蘑菇車聯等科技公司
則以其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
和靈活的市場策略
展現出差異化優勢
網聯車產業發展
需全球緊密合作
從全球范圍來看
發展以自動駕駛為核心的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
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尚無可借鑒的成熟經驗
需各方協同、統籌謀劃
百度“蘿卜快跑”全無人駕駛汽車行駛在路上。
新華社發
隨著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迅速發展
中國積極拓展國際合作
中德自2018年簽署
《關于自動網聯駕駛領域合作的聯合意向聲明》
加強政府部門、行業組織、企業等
在自動網聯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
多層次交流與合作
在市場化合作領域
此前曾獲世界互聯網大會領先科技獎的
“C-V2X車聯網通信關鍵技術
研究及應用”成果
在3GPP牽頭下制定國際標準
形成了C-V2X標準體系
已獲得了中、美、日、韓等
授權發明專利五百多件
十幾家車企發布了20多款車型
實現了C-V2X的前裝量產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
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陳山枝表示
推動C-V2X車聯網規模部署
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
也可以在全球持續引領
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和產業路徑發展
此外
百度Apollo、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公司
已陸續開展多項海外技術合作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宋海濤看來
智能網聯汽車有助于
推動傳統汽車制造業
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提升中國汽車產業
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競爭力
也將為全球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
提供重要助力
撰文:李飛、劉昊 排版:李汶鍵 統籌:李政葳
參考丨人民日報海外版、經濟參考報、中國汽車報、中國工業報、央視網、經濟參考網
光明網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