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25 廣州德祿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從質量到能量,從時間到空間,從弱相關到引力波……物理世界,測量無所不在!而進入電子信息時代,看不見的電子物理量,須借助電子測量儀器去測定。普源精電就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近年來,新型數字示波器、射頻類儀器、波形發生器等電子測量設備更新迭代、層出不窮,而其最核心的競爭力,是設備上搭載的電子測量芯片。位于
2月20日晚,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國家體育館圓滿閉幕,交出防疫和辦賽雙重完美答卷。冬奧賽場上,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德紅外”)生產的QT系列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全程提供防疫測溫服務,助力“科技防疫、健康冬奧”從愿景變為現實。近日,在國家稅務總局武漢東湖高新區稅務局走訪過程中,全
2020 年隨著三大運營商紛紛轉向 5G 通信技術,國內光通信基礎設施以 12%均速逐年遞增。作為光通訊器件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我國高端通信測試儀器和設備長期受制于人,而以聯訊儀器為代表的科技企業正努力改變這一現狀。作者 | 李然 編輯 | 吾人來源 | 融中財經ID:thecapital2017 年在蘇州成立的聯訊儀器是一家專注于高速
從事電子測量儀器研發,取得的成果有多輝煌,背后的寂寞就有多漫長。在業界,研制一款高端電子測量儀器,公認的周期是,從基礎研究到產品成熟需要10年左右。這是一場寂寞的“長跑”。唯有執著的追求和堅定的信仰,才能“板凳坐得十年冷”,抵達勝利的終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年夫順年夫順,中國電子科技集
豆瓣高分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故事背景為 20 世紀 50、60 年代,女主爸爸是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終身教授的數學家,當他得知女兒兼職脫口秀演員時,十分震驚和不解。幾十年后的今天,在中國香港“卻有”一位科學家在兼職脫口秀,他就是即將加入華為公司的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后廖付友。圖 | 論文第一作者廖付友博士表演脫
隨著貿易摩擦日益加重,由此引發的中美科技之爭給世界分工帶來了巨大沖擊。宏觀來看,“十四五”規劃文件牽引、地方政策支持、國產采購傾斜、支持國產儀器發展已經成為政府、市場以及公眾的共識。巨浪之下,國產儀器如何發展?如何打破壟斷、解決“卡脖子”難題?近兩年,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北京萊伯泰科儀器股份有限公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高端儀器設備作為探索前沿科學的工具,則是發展第一生產力的關鍵要素。據報道,我國超90%的高端儀器依賴進口,并在部分儀器購置上遭受嚴重壟斷。2020年,美國出臺芯片禁令,阻斷幾乎所有芯片代工廠為我國頭部企業加工制造芯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問題便是我國在高端儀器設備研發中所遭受的巨大困境。
洪少俊,清華經管未來科技2021級同學。2007年入職優利德有限公司,現任優利德科技(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628)董事長及總經理,同時擔任東莞市青年家協會副會長、東莞市計量協會名譽會長、廣東省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務。優利德總部設于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公司致力于測試測量儀器儀表的研發、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稱,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一輛特斯拉Mdoel Y工程測試車上裝載了激光雷達傳感器。作為自動駕駛感知領域視覺派的堅定守護者,馬斯克最終也難逃“真香”定律。車載小型激光雷達激光雷達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數據采集和環境感知技術,已經在測量測繪、自動駕駛、數字孿生、環境監測等多領域得到應用。在“十四五規
德州儀器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姜寒先生在接受半導體行業觀察等媒體采訪的時候肯定地說道:“我們將繼續持續不斷地在中國投入,我們在中國人員的招聘規模也會越來越大,在中國的研發投入也會越來越大”。“我們在中國設計和生產的芯片不僅僅是在中國銷售,一直也在銷往全球市場,這樣能更好地服務于我們全球化的工廠和制造
近日,感知芯視界記者對廣東奧迪威傳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奧迪威”)董事長張曙光先生進行獨家專訪。如何破局傳感器“卡脖子”問題?如何彌補傳感器行業人才培養短板?各地如何打造傳感器產業生態鏈?在訪談中,針對記者拋出的一系列熱點問題,張曙光以他浸潤行業多年的視角和廣闊眼界對這些問題一一剖析,表達他
IoT和人工智能時代,MEMS傳感器將成為最具前景的產業之一。 在7月9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分論壇“新一代智能傳感器與邊緣智能論壇”上,華景傳感科技(無錫)有限公司董事長/CEO繆建民博士分享了《后摩爾時代的人工智能傳感器》的演講。繆建民博士在演講中稱,在即將到來的的后摩爾時代,將有一大批顛覆性技術被推出并進行
近日,睿感(濟南)半導體有限公司(簡稱“睿感”)市場營銷副總裁鄧川軍先生與感知芯視界記者對話,圍繞傳感器國產化進階之路的主題,談到了傳感器產業發展趨勢、痛點和破局之道,以及各地在推進傳感器產業生態建設需要關注的重要因素。鄧川軍 睿感(濟南)半導體有限公司 市場營銷副總裁作為傳感器產業的實干家,鄧川軍從
導言近年來,傳感器產業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國傳感器市場持續快速增長。物聯網的未來已來,傳感器的爆發期也將到來。在這一進程中,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和標桿人物逐漸顯現,如燈塔般照亮產業發展前行之路,引領中國頂尖品牌的不斷涌現,成為科技由大到強的微觀象征。圍繞如何發展和進一步推動中國傳感器產業在智能
10月18日,從事紅外熱成像產品和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富吉瑞正式登陸上交所科創板。上市首日,富吉瑞股價漲幅為104.39%,收盤價格為46.11元。富吉瑞的紅外熱成像產品應用于軍用和民用領域。在軍用領域,主要應用于通用軍械、單兵、地面裝備、空中裝備和水上裝備等領域;在民用領域,主要應用于工業測溫、氣體檢測、石油
這個產業的機會太多了,一輩子也做不完的。”李剛感慨,在這樣的產業大機遇下,新產品、新應用將層出不窮,進而推動傳感器市場規模更快增長。“不要擔心下游市場(規模),新的需求之多超出想象。”對于未來,李剛自信地說,太多的領域還在等待MEMS傳感器來顛覆。敏芯股份創始人、董事長 李剛“這個行業,一輩子也做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