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是研究原子核內(nèi)部情況的極好工具,但中微子很難產(chǎn)生和探測,且很難確定中微子撞擊原子時的能量。現(xiàn)在,美國費米實驗室MiniBooNE研究團隊報告稱,他們?nèi)涨笆状巫R別出能量為2.36億電子伏特的繆子中微子,有助進一步促進中微子振蕩和相互作用的相關(guān)研究。
中國科學院高能所研究員曹俊對科技日報記者解釋,為揭示原子核的“真面目”,物理學家會朝原子發(fā)射粒子并測量它們?nèi)绾闻鲎惨约吧⑸?。如果粒子的能量足夠大,其可將原子核擊碎并揭示將原子核“綁”在一起的亞原子力的信息。但為了獲得最精確的測量結(jié)果,科學家需要知道粒子的確切能量。由于中微子不帶電荷,因此,在用中微子進行上述實驗時,很難確定中微子的確切能量。
最新實驗中的中微子源于距離MiniBooNE探測器約86米的靜止K介子(產(chǎn)生于NuMI束線粒子吸收器中的鋁材料)的衰變。高能K介子會衰變成具有一定能量范圍的繆子中微子,但靜止的K介子衰變會釋放單一能量的中微子。他們設(shè)法識別出源于靜止K介子衰變的繆子中微子,然后借助能量和動量守恒定理,推斷出這些繆子中微子的能量。
MiniBooNE聯(lián)合發(fā)言人、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理查德·范德沃特說:“此次實驗對未來短和長基線中微子振蕩研究來說非常重要?!?
曹俊表示:“未來有可能采用這種中微子源研究中微子振蕩,或者研究原子核結(jié)構(gòu),比如說奇異夸克對核子自旋的貢獻等?!?
此外,位于MiniBooNE附近的MicroBooNE探測器也接收到了來自102米外的NuMI吸收器的單能繆子中微子,研究人員正在對此進行研究。由于MicroBooNE使用液氬技術(shù)記錄中微子的相互作用,因此有望提供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