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全球領先的高性能模擬技術公司 — ADI 公司推出了業界首款用于量產電動汽車的無線電池管理系統(BMS)。ADI 公司的 W-BMS 是一款單一系統級產品,包括電源、電池管理、射頻通信和系統功能所需的所有集成電路、硬件和軟件。
ADI 公司的 W-BMS 延續采用了大部分傳統 BMS 技術,并且使用現代無線 2.4 GHz 射頻鏈路取代了傳統的有線線束,在節省電池組達 90% 的布線和 15% 的體積的同時,還提高了設計靈活性和可制造性,且不會影響電池使用壽命內的性能范圍和精度。
但是,2.4 GHz 無線通信模塊的引入給保持不間斷通信帶來了一些新的挑戰。大部分問題來自與通信系統工作頻率大致相同的射頻干擾信號。汽車用戶使用的大多數聯網消費電子產品(如智能手機、無線耳機、智能可穿戴設備、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都支持低能耗藍牙技術、Wi-Fi 和 LTE 技術,而這些技術則在以 2.4 GHz 頻譜為中心的重疊或相鄰頻段運行。除了用戶帶入車內的這些干擾源之外,當汽車駛入不同射頻頻譜活動的區域時, W-BMS 系統還必須應對道路上惡劣的射頻環境,這種情況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大城市是非常常見的。車輛的無線系統必須確保無縫運行,即使在日常運行環境中射頻頻譜復雜度高的區域也是如此。
因此,從 W-BMS 系統的角度來看,需要克服的主要挑戰是在全時間段和任意射頻信號干擾的條件下,以非常高的精度成功接收和解碼所需的電池監測信息。
解決方案
現有干擾測試解決方案的最新補充是射頻記錄和回放組件?,F有的射頻共存測試布置包括 SMW200A 矢量信號發生器和 FSW 信號與頻譜分析儀,用于監測射頻頻譜。為了記錄頻譜,IQW 寬帶 I/Q 數據記錄儀連接到 FSW,然后連接到接收天線,以便在路測期間記錄射頻頻譜。通過將 IQW 連接到 SMW200A,可以稍后在實驗室回放記錄的頻譜數據,SMW200A 連接到發射天線,如圖所示。
聯合協作項目后所帶來的改進
目前,干擾測試首先在模塊/組件/電池組層面進行,然后在配有 W-BMS 的電池組集成到車輛中之后進行干擾測試。采用傳導和輻射測試方法。在該布置中使用的關鍵測試設備是矢量信號發生器。矢量信號發生器用于生成多個“真實的”模擬干擾測試場景。這對于進行可重復測試并確保所有 W-BMS 系統的高性能至關重要。
這種測試方法已經確保了對 BMS 道路性能的極高可信度,但是只有真實行駛條件下的測試才能夠真正將市場上的優秀產品區分開來。
現代矢量信號發生器能夠產生寬帶復雜的調制干擾信號,但用數百個發射機完全再現真實射頻條件既復雜又昂貴。而最好的選擇是進行數百小時和數百萬英里的實際路測。
但從測試和測量角度來看,問題出現了
首先,路試極其昂貴;
其次,從射頻的角度來看,如何在“不受控制”的現實世界中實現測試場景的可重復性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
最后,同樣重要的是,這存在一個巨大的時間跨度問題,且無法保證捕捉到所有的極端情況。這一點很重要,為了確保所有 W-BMS 產品的性能高度一致,電池組系統需要以可重復的方式使用相同的測試場景進行測試。每個W-BMS系統都包含一個天線系統,這將極大地影響整體性能。
這就是羅德與施瓦茨公司(以下簡稱“R&S”)和 ADI 公司聯手尋求完美的記錄和回放解決方案來解決這些挑戰并改進當前測試策略的原因所在。該項目的目標首先是進行一項可行的概念證明,即在實驗室環境中使用現成的測試和測量設備進行測試時,可以記錄和重復回放真實的射頻環境。其次,改進和更新現有的干擾信號測試庫,以確保 ADI 公司的 W-BMS 的電磁抗干擾能力。
該項目所有目標都以高度滿意的方式完成。作為該項目的成果,下一代 BMS 技術將受益于最新及最先進測試方法和所記錄的射頻環境測試文件,并將在確保 W-BMS 產品在實際使用中的可靠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這使得測試方法更加貼近現實,因為所有的 W-BMS 系統都可以使用相同的真實射頻環境重復測試。這樣極大地促進了故障排除和問題調試過程。從長遠來看,從 W-BMS 系統經常遇到問題的實際區域收集射頻數據的成本會大大降低。
隨著引入越來越多的連接設備,射頻環境不斷變化,因為要部署更新的電信基站和高功率發射機,以支持對高速數據連接不斷增長的需求。根據位置的不同,需要每季度、每半年或每年定期更新記錄的測試頻譜數據。在反復出現相同干擾的情況下,可以妥當記錄測試數據,然后與研發團隊分享,以便進行調查。這種實地到實驗室的測試方法可以取代傳統的路測,從而降低成本。
R&S記錄和回放解決方案確保了靈活性、再現性和高性能,是一項經得起未來考驗的投資。
ADI公司系統應用工程師總監 David Bourke表示,“R&S設備在捕捉行駛車輛的典型射頻環境方面的能力非常強大。ADI 公司現已將這一能力添加到我們廣泛的底架、電池組和整車測試套件中,我們一直在使用該套件來證明系統在最極端的干擾、阻塞和 EMI 環境下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