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4日,教育部科技司正式公布了2017年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經過初評、現場考察、綜合評議、公示等環節,2017年信息領域56個參評實驗室中,智能網絡與網絡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等10個實驗室評估結果為優秀;計算智能與信號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安徽大學)等41個實驗室評估結果為良好;其余5個實驗室未通過定期評估。
根據2015年8月20日教育部印發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定期評估主要對實驗室5年的整體運行狀況進行綜合評估,評估程序分為初評、現場考察和綜合評議三個階段。教育部根據定期評估結果,對實驗室進行動態調整。未通過評估的實驗室不再列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序列;評估結果為優秀的實驗室優先推薦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
從本次2017年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看,共有10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為優秀,41個實驗室評估結果為良好。盡管教育部并未公布未通過重點實驗室名單,不過根據教育部此前公布的參加初評和現場考察的重點實驗室名單,可知共有5個實驗室未通過定期評估。具體的評估結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