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4037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8326萬臺。這足以說明,在質量強國戰略穩步推進的當前,計量已然成為影響國家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
計量是人類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控制質量和創造質量的技術保障,是國家重要的質量基礎設施。計量科技進步直接關系各領域技術創新,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核心。也正是因為這樣,國家發展對計量事業有了愈來愈多的關注與希冀。
在質檢總局2018年計量工作要點中,關于促進質量提升,首先明確指出推進“優化計量 提質增效”活動。聚焦企業在質量控制、分析測試、儀器儀表檢定校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計量難點和痛點問題,開展儀器儀表產業計量狀況調研和需求分析,推動儀器儀表質量提升。
其次,關于提升提升計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中,明確提出完善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加強產業專用測量設備、測試技術和方法研究,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軌道交通等領域培育和建設國家級和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推動產業計量測試平臺和聯盟的建設。
實際上,地方政府、科研機構、質檢總局等為促進計量體系、平臺、制度建設作出了不懈的嘗試,為我國產品質量標準化建設添磚加瓦。同時也為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助推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水平,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據悉,在2018年伊始,山東質監局建成國家級計量實驗室達20個,發布4695項計量標準;《遼寧省計量提升工作方案》出臺,該省將以東北國家計量測試中心為龍頭,夯實質量技術基礎;質檢總局取消制造、修理計量器具許可事項, 35項計量基準批準啟動;“國家碳纖維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獲批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