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及世界其他地區正全速進入嶄新的4G/LTE時代。 PTN作為一項移動回傳技術,即便經過了多年的演變及成熟,仍將面臨嚴峻挑戰。其中一些技術上的變化巨大到足以引發一場PTN技術的革命。本文兼顧了宏基站及微基站的部署,回顧了LTE回傳技術與當前3G部署相比,其間的變更及面臨的挑戰。
2G/3G回傳
首先介紹目前部署的2G及3G基礎設施。現今的PTN網絡是取代電路交換SDH網絡,由2G向3G過渡的結果。2G/3G基站流量由位于基站的匯聚設備進行匯聚,傳送到名為RNC(射頻網絡控制器)或者MSC(移動交換中心)的中心點。流量在該中心點得到進一步處理,并且轉發。
2G/3G回傳的一個關鍵點在于hub或是星型拓撲結構——基站的流量在基站處由交換機或路由器進行匯聚,然后通過點到點連接傳送回中心點。這種點到點連接很容易在二層網絡(如PTN)上利用偽線技術來實現。
LTE 回傳
運營商轉向LTE技術以應付日益增長的移動流量。顯然,回傳網絡需要提升性能來適應LTE的數據傳輸率。但是,除了更高的性能之外,LTE 回傳技術還需要解決其他一些問題。

LTE回傳網絡圖示
從二層到三層
LTE采用了扁平化IP的結構,其中RNC或中央控制器將不復存在。基站出來的流量不需要全部流到同一個中心點。取而代之的是,LTE基站或eNodeB可以將流量發到多個接入網關。基站之間也可以互相進行流量輸送。3G的 hub模型已經為IP網格式拓撲結構所取代。隨之而來的結果是需要將回傳網絡從L2 PTN升級為L3 PTN,以支持路由的功能。
引入三層網絡后,回傳設備需要增加更多的功能,比如在二層和三層上都能實現VPN、OAM和同步。
3G/4G 共處
部署LTE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創建新的LTE基站,也可以與2G及3G基站一起安裝在現有的基站塔上。另外,3G基站也可以通過射頻頭和軟件更換升級為LTE。不論采取那種方式,運營商都面臨著4G基站與現有2G及3G基站的共處共管問題。如果同一款基站匯聚設備既能支持LTE回傳,也能支持2G/3G回傳的話,就可以大大節省運營商的資本支出。為了要實現這一點,此類基站匯聚設備必須能夠支持多業務功能。該匯聚設備需要具備以太網端口以及支持LTE回傳所需的服務。同時,還需要為2G/3G回傳提供基于T1/E1的TDM接口及TDM偽線功能。多業務功能至關重要,可以讓運營商的投資收益最大化。
LTE微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