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隨著光電信息、微電子、網絡通信、數字視頻、多媒體技術及傳感技術的發展,安防監控技術也正在由傳統的模擬走向高度集成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現代高新技術幾乎在安防監控系統中都有應用或即將應用。其中紅外熱成像技術在安全防范系統中也得到了應用。那么,夜視技術在安防重點發展究竟如何?
夜視技術廣領域應用
由于全天候監控的本能需求,平安城市對前端攝像機性能極度挑剔的要求,尤其是夜間的畫質效果表現,已經直接關系到設備是否可以入圍。針對夜視前端,市場格局已形成低照度、紅外、激光、補光、熱成像等多個門派。
當前安防監控領域主流低照度技術主要包括超微光感知技術、低照度、紅外補光技術等,相對于紅外補光,超微光感知技術有著顯著的優勢。紅外技術初監控畫面夜間呈現黑白畫質的不足外,其自身還有以下三個缺陷:紅暴、壽命較短、偏色等問題。而微光或低照度無需任何補光設備,能夠在極低照度的監控環境中(最低可達0.001lux),清晰呈現彩色圖像,完全超越人類視覺極限。同時,配以3a成像控制技術和3d數字降噪技術,使得監控物體在任何光照條件下,都能不受取景、光影影響,精準還原物體本來的色彩,使圖像效果在低光和明暗對比強烈的環境中得到極大的增強和改善,并且徹底消除動態圖像噪點。
尤其是超微光感知技術,它解決了當前在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等社會安全管理物聯網應用領域中所遇到的夜間或復雜光線環境下的圖像色彩嚴重失真、清晰度很低等系列難題。
在平安城市建設中,攝像機被大量地部署在城市道路以及公共廣場等地方,由于這些地方夜間常常燈光不足,造成監控圖像不清晰,如果都要增加外部光源,成本投資昂貴,顯然不現實。而紅外攝像機可以借助自身發出的紅外燈光采集清晰的圖像,實現全天候無縫隙的安防監控,對于平安城市安全防范十分重要。此外,紅外攝像機亮度高,光線照射距離遠,能夠滿足平安城市大范圍的監控要求;光線均勻,所得到的監控畫面的中間和四周的亮度是一致的,保證了圖像的質量;成本低,紅外攝像機經濟實用,適合于平安城市大規模的使用。
熱成像技術發力安防監控
熱成像技術是一種被動紅外夜視技術,普通的紅外監控技術是主動紅外夜視技術,熱成像技術是利用自然界物體不同部位紅外熱輻射強度的不同來形成圖像,它根據目標與背景或目標各部分之間的溫差或熱輻射差來發現目標。由于該技術不隨周圍光照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可以在白天黑夜,甚至大霧,下雨等惡劣環境下提供視頻圖像。但是它無法實現較遠距離的監控,且監控畫面只能判別是否有可疑人員進入,而無法看清楚人臉及外貌特征。就目前而言,紅外熱成像技術要比微光成像技術在安防上使用得更廣泛,紅外熱成像的具體應用有以下幾點簡單的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