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提升,各大高校越來越注重對于學生理論知識實踐性應用的培養,特別是在工程應用方面,對于各種工程器材的熟悉和應用非常重要。為此,美國FLIR公司與高校實驗室合作,使得學生能夠通過FLIR紅外熱像儀進行光電實驗,助力高校提升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一直以來,受限于實驗器材的高昂成本,物理學院和光電學院對于光電技術研發和應用領域后備人才的培養有所力不從心,特別是對于紅外熱像儀的應用,更是缺乏實操經驗,本科的教學計劃中只有實踐理論的學習,卻沒有相關內容的教學實驗和實踐環節,所以亟需完善紅外熱像領域人才培養體系中的實驗教學部分。
為了改變以上現狀,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針對光電信息工程專業本科四年級畢業實習課程進行了改革提升,在原有非成像光電測溫系統的校內實習內容基礎上,增加“光電成像測溫系統”的實踐教學內容,建成以“非接觸式光電測量”為核心內容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推出了“理論知識+專業實踐”的教學體系,彌補了學生“光學不練”的教學缺憾,,有力的提高了本科教學體系對于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水平。
最新提出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主要分為三個環節,分別是:
1.紅外熱像儀的概述和FLIR C2 Education kits操作方法;
2.研究測量距離和被測物體輻射率對測溫結果影響;
3.應用黑體模擬器的紅外熱像儀傳遞函數實驗與研究。
表1. 不同距離下的溫度值
表2. 不同輻射率下各材料的溫度值表格
在FLIR Tools+軟件中改變輻射率數值,使得所測材料顯示的溫度與數字溫度計上相同,記錄此時的輻射率,分別測得鋁和黑紙的輻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