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25 廣州德祿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在儀器儀表領域,紅外測溫設備憑借非接觸、快速檢測等特性,在公共衛生、工業生產、電力巡檢等諸多場景廣泛應用。從疫情期間大規模體溫篩查,到工業制程中對設備溫度的精準監測,紅外測溫設備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而政策作為行業發展的指揮棒,深刻影響著紅外測溫設備從研發、生產到應用的全流程。儀商網深入剖析相關政策,為
在當下數字化、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電子通信儀器作為支撐電子通信產業發展的關鍵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 5G 網絡建設到物聯網的廣泛應用,從通信設備制造到通信信號的精確測量與分析,電子通信儀器貫穿于電子通信產業的各個環節,為產業的創新發展與技術升級提供著不可或缺的保障。為推動電子通信儀器行業的持續進步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儀器儀表行業作為推動各領域創新與進步的關鍵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儀商網長期聚焦行業動態,深入剖析政策走向,為從業者及關注者帶來前沿資訊。近期,一系列與儀器儀表行業或產品相關的政策陸續出臺,為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開辟出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政策密集出臺,全方位賦能行業發展
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關于計量促進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儀器儀表行業引發廣泛關注。這一政策文件,為我國儀器儀表產業突破當前發展瓶頸,實現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轉型,指明了清晰方向。長期以來,我國儀器儀表產業規模增長迅速,但發展質量并不盡如人意。基礎研究的薄弱,導致關鍵核心
為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關于計量促進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發揮計量在質量強鏈中的基礎支撐和保障作用,助力國產儀器儀表質量提升,按照《2024年全國計量工作要點》的有關要求,結合近期質量強鏈專項工作需要,擬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首批國產儀器儀表計量測試評價工作。
為筑牢安全防線,近日,廣東省特檢院東莞檢測院對臨深片區的商場特種設備開展檢測工作,多舉措確保設備安全,為市民出行擰緊“安全閥”。
重點任務包括圍繞企業需求,突出轉型實效;供需雙向發力,強化專業供給;鼓勵探索創新,加強路徑引領;強化機制創新,夯實要素保障;加強經驗總結,持續優化舉措等五方面內容。
近日,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青島市儀器儀表產業集群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旨在發展思路,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力培育一流企業,一體化推動儀器儀表制造業和檢驗檢測服務業融合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培育10家以上細分賽道領軍企業。同時,全力打造四大產業高地,
近日,江蘇省淮安市計量測試中心部署開展行風建設“鞏固提升年”專項行動,通過案例剖析、制度解讀等環節,著力營造風清氣正、擔當作為的計量環境,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以案明紀,敲響正風肅紀“警示鐘”。組織干部職工系統學習典型案例,結合典型案例進行深度剖析。通過“一案一析”形式,明確底線紅線,強化“明
近日,工信部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做好 2025 年工業和信息化質量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儀器儀表行業帶來重大利好消息。《通知》明確指出,要落實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低空裝備等領域政策措施,支持儀器儀表等領域的高端關鍵零部件質量攻關,同時加強相關產品質量標準研制,促進先進團體標準轉化
儀器儀表產業的發展并非孤立,而是受到眾多法規政策的綜合影響。這些法規政策相互配合,產生了顯著的協同效應,為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在質量監管法規與產業扶持政策的協同上,質量監管法規對儀器儀表產品的質量提出嚴格要求,從原材料采購、生產過程控制到成品檢驗,都有明確的規范。產業扶持政策則通過財政補貼
儀器儀表產業作為科技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在推動各行業進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面對復雜的國際競爭環境和國內產業升級需求,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助力儀器儀表產業探尋新的發展路徑。在產業布局優化政策方面,政府鼓勵打造儀器儀表產業集聚區。通過規劃專門的產業園區,引導企業集聚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例如,在
【儀商網 政策解讀】為積極響應國家發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的戰略決策,深入落實廣東省委 “1310” 具體部署,全力構筑高技術、高成長且大體量的產業新支柱,致力于打造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高地,廣東省政府辦公廳近期印發了《廣東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為該
在公共衛生、工業生產、科研等眾多領域,紅外線測溫設備憑借其快速、便捷、非接觸等特性,成為溫度監測的重要工具。為確保此類設備的質量可靠、測量精準,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相繼出臺,從生產、銷售到使用環節,全方位進行規范。
日前,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對《北京高端科學儀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公開征集意見的公告。《行動計劃》聚焦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示范應用、產業生態、開放合作五大方向,提出20項重點任務。附件1北京高端科學儀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征求意